生物碳源的测算
碳源排放量测算的方法研究目前,对碳源的测算主要采用3种方法: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放系数法。这3种方法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但对于不同的碳源,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实测法主要通过监测手段或***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测量排放气体的流速、流量和浓度,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气体的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实测法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采集和分析样品而获得的。样品是对监测的环境要素的总体而言,如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尽管测试分析很准确,不具备代表性的数据也是毫无意义的。
生物碳源
对于特定污水处理厂,制约其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的直接因素是进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及其可利用性,为了获得可靠的生物脱氮效果,进水COD/TKN至少要达到7~8以上,而我国很多污水处理厂COD/TKN却在3~5之间;对于EBPR,进水COD/TP≥40,可快速降解有机物(rbCOD)与TP比值至少要在18~20以上,或VFA/TP≥4~7,厌氧区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至少要达到25mg/L,才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除磷效果。
为什么污水要加生物碳源?
漂泥严重,污泥沉降不好,如果漂泥是棕***,可能是污泥老化造成的,可以加强排泥,适当的减少曝气。当然要保证氨氮的达标基础上降低曝气。由进水数据推断,要降低总氮,是需要投加碳源,乙醇等都可以,看看当地的价格,选择增加成本少的较好。在需要脱氮的污水中,往往是碳源不足导致反硝化的去除率低,导致出水TN超标,所以外加碳源成为了目前适用于实践的手段,目前碳源一般有乙钠、面粉、葡萄糖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