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河道污染形成的原因
城市的景观河道治理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治理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河道治理剂使用方法
1、小试程序:在实验室可行小试实验,取一定量原水,加入SP-2除磷絮凝剂并搅拌,调PH值到10以上,加入适量PAM ,经混凝沉降后测水中残含磷量。
2、现场使用:可按照客户现有的处理流程,板应池工序段加入搅拌后,经絮凝沉降后即可。
3、除磷剂加药量配制:可配制成5%- 20%的溶液投加,也可直接投加到废水中。
4、使佣条件:适用废水PH值范围为2-12。
所以需适时合理的调节药剂投加量,在效果稳定的同时节省药剂,降低成本。 除磷剂的投放位置直接关系到除磷效果的好坏,其投加点通常为三个地方。初沉池的前面或者二沉池的后面,还有就是直接投加在生化池里面。投加在每个位置的除磷效果也是一样的,也有相应的缺点,比如投加在初沉池前面的话除磷后会使得初沉池里产生大量的泥。
河道治理絮凝剂投加量及投加顺序
使用混凝法处理污水,其絮凝剂和投药量通常要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普通铁 盐、铝盐的投加范围是10 ~ 100mg/L,聚合盐为普通盐投加量的1/3~1/2,有机高分子絮 凝剂的投加范围是1 ~5mg/L。
当使用多种絮凝剂时,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投加顺序。一般来说,当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并用时,应先投加无机絮凝剂,再投加有机絮凝剂。而处理杂质颗粒尺寸在50um 以上时,常先投加有机絮凝剂吸附架桥,再投加无机絮凝剂压缩双电层使胶体脱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