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历史发展概况及现状评述
上世纪30年代早有人提出关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基础理论,随后凝胶纺丝法和增塑纺丝法的出现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UHMWPE于1958年由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博士首先研制出来,到60年代末国外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接着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利兹大学的Capaccio和Ward首先研制成功分子量为10万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高分子聚乙烯板材在应用过程中采用了的粘贴材料,这和它的超高粘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下该板材选用的粘贴材料
硅质胶泥:
硅质胶泥施工的环境温度一般为5-30℃,相对湿度不能大于80%。,当施工环境低于5℃的时候,应采取加热的保温措施。
在施工完毕后应该进行***,可采用酸洗法,分2次进行养护在施工及***期间,严禁与水或水蒸气的接触。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
摩擦因数
UHMW-PE有极低的摩擦因数(0.05~0.11),故自润滑性优异。表1为UHMWPE与其他工程塑料摩擦因数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UHMWPE的动摩擦因数在水润滑条件下是PA66和POM的1/2,在无润滑条件下仅次于塑料中自润滑性(and)好的聚四氟乙烯(PTFE);当它以滑动或转动形式工作时,比钢和黄铜加润滑油后的润滑性还要好。因此,在摩擦学领域UHMWPE被誉为成本/性能非常理想的摩擦材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设计原则
热塑料制品设计原则
一、 尺寸,精度及表面精粗糙度
〈一〉尺寸
尺寸主要满足使用要求及安装要求,同时要考虑模具的加工制造,设备的性能,还要考虑塑料的流动性。
〈二〉精度
影响因素很多,有模具制造精度,塑料的成份和工艺条件等。
〈三〉表面粗糙度
由模具表面的粗糙度决定,故一般模具表面粗糙比制品要低一级,模具表面要进引研磨抛光,透过制品要求模具型腔与型芯的表面光洁度要一致 ra 〈 0.2 um
塑件圈上无公差要求的仍由尺寸,一般采用标准中的8 级,对孔类尺寸可以标正公差,而轴类各件尺寸可以标负出差。中心距尺寸可以棕正负公差,配合部分尺寸要高于非配合部分尺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