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8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横向或半横向排烟系统对发生火灾的位置比较敏感,控烟效果不很理想。每台全自动防烟防火阀有六个***反馈信号(三个开到位,三个关到位)反馈信号均为常开无源接点信号。因此,对于双向通行的隧道,尽量采用***排烟方式。***排烟的排烟量应根据火灾规模、隧道空间形状等确定,排烟量不应小于火灾的产烟量。隧道中***排烟的排烟量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数值,表23是国际道路协会(PIARC)推荐的排烟量。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隧道纵向设置专用排烟风道,并设置一定数量的排烟口,火灾时只开启火源附近或火源所在设计排烟区的排烟口,直接从火源附近将烟气快速有效地排出行车道空间,并从两端洞口自然补风,隧道内可形成一定的纵向风速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1m2的固定窗。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m2的固定窗。
3.4.1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
4.4.1 当建筑的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方向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应***设置。
4.4.2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4.4.7 机械排烟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