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分析是进行数控机床维修的**步,通过故障分析,一方面可以迅速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故障的发生与扩大的作用。一般来说,数控机床的故障分析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常规分析法是对数控机床的机、电、液等部分进行的常规检查,以此来判断故障发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数控机床上,常规分析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检查电源的规格(包括电压、频率、相序、容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CNC、伺菔驱动、主轴驱动、电动机、输入/输出信号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
(3)检查CNC、伺服驱动等装置内的印刷电路板是否安装牢固,接插部位是否有松动。
(4)检查CNC伺服驱动、主轴驱动等部分的设定端、电位器的设定、调整是否正确。
(5)检查液压、气动、润滑部件的油压、气压等是否符合机床要求。
(6)检查电器元件、机械部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等等。
动作分析法是通过观察、监视机床实际动作,判定动作不良部位,并由此来追溯故障根源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数控机床采用液压、气动控制的部位,如:自动换刀装置、交换工作台装置、夹具与传输装置等均可以通过动作诊断宋判定故障原因。
台铭数控机械公司,拥有20多年的研发制造深孔钻经验和技术。主要经营深孔钻,深孔钻床,深孔钻厂家,深孔钻价格,数控深孔钻.打造深孔钻品牌。
使用多功能数控深孔钻床中常见的问题
用卧式深孔钻床进行深孔加工中常见的两个问题:孔的内表面有明显的棱面、铰孔后孔的中心线不直,那么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1.孔的内表面有明显的棱面
产生原因:铰孔余量过大;铰刀切削部分后角过大;铰切削刃带过宽;工件表面有气孔、砂眼以及主轴摆差过大。
解决措施:减小铰孔余量;减小切削部分后角;修磨刃带宽度;选择合格毛坯;调整机床主轴。
2.铰孔后孔的中心线不直
产生原因:铰孔前的钻孔偏斜,特别是孔径较小时,由于铰刀刚性较差,不能纠正原有的弯曲度;铰刀主偏角过大;机械基础件作为量大面广的零部件制造行业,进入2017年以来,运行形势也明显好于主机行业,液气密、轴承、紧固件等行业快速回升。导向不良,使铰刀在铰削中易偏离方向;切削部分倒锥过大;铰刀在断续孔中部间隙处位移;手铰孔时,在一个方向上用力过大,迫使铰刀向一端偏斜,***了铰孔的垂直度。
解决措施:增加扩孔或镗孔工序校正孔;减小主偏角;调整合适的铰刀;调换有导向部分或加长切削部分的铰刀;注意正确操作。
台铭数控深孔钻,20年***研发生产深孔钻机床,主要产品:卧式深孔钻、立式深孔钻、单轴深孔钻、双轴深孔钻、三轴深孔钻、四轴深孔钻及配件等。
深孔钻数控加工中心机更适用哪些工件的加工
深孔钻加工中心机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效率自动化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高、应用的数控机床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在选择刀具,考虑刀具与机床的匹配性方面一并考虑,会增加我们解决加工问题的思路。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内容,加工精度较高,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对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
数控加工中心机进给加工路线指车刀从对刀点(或机床固定原点)开始运动起,直至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切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路径。
精加工的进给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顺序进行的,因此,确定进给路线的工作***是确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进给路线。
深孔钻在加工中心机加工中,加工路线的确定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①应能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②使加工路线短,减少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③尽量简化数值计算的工作量,简化加工程序。
④对于某些重复使用的程序,应使用子程序。
提高加工效率等于降低制造成本!典型应用统计:轮廓铣削省时约38%;铣槽省时约34%;②连接线路故障:若系统有换档控制信号输出,则检查各连接线路是否存在断路或接触不良,检查直流继电器或交流接触器是否损坏。3D铣面省时约37%;钻孔省时约28%。如果每台设备提高加工效率按30%~40%计算,那么安装三部以色列OMAT优铣控制器(优化数控铣床加工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就相当于多出一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的加工率。据已有的国内外使用数据计算,只需4~9个月即可收回用于购买OMAT产品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