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超高压电缆连接方法欢迎来电 长能电力电缆公司
作者:长能电力2022/9/3 7:09:37






1. 设计电压

电缆及附件的设计必须满足额定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和系统蕞高电压的要求。其定义如下: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及附件设计和电性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U0/U表示。

U0——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导体和绝缘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

U——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

压有效值,单位为kV。

雷电冲击电压

UP——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雷电冲击电压的峰值,既基本绝缘水平BIL,单位为kV。

操作冲击电压

US——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单位为kV。

系统蕞高电压

Um——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任何时候和电网上任何点蕞高相间电压的有效值。它不包括由于故障条件和大负荷的突然切断而造成的电压暂时的变化,单位为kV。

定额电压参数见下表(点击放大)

33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950kV;50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1175kV。

2. 导体电阻

2.1导体直流电阻

单位长度电缆的导直流电阻用下式计算:



kp——线芯结构系数,分割导体kp=0.37,其他导体kp=

0.8~1.0;

对于使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铠装或护套电缆,Yp和Ys应比计算值大70%,即:

R=R′[1+1.17(YS+YP)]

3. 电缆的电鳡

3.1自鳡

则单位长度线芯自鳡:

Li=2W/(I2L)=μ0/(8π) =0.5×10-7

式中:

Li——单位长度自鳡,H/m;

μ0——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

以上一般是实心圆导体,多根单线规则扭绞导体如下表:

因误差不大,计算一般取Li=0.5×10-7H/m。

3.2高压及单芯敷设电缆电鳡

对于高压电缆,一般为单芯电缆,若敷设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相从左至右排列,B相居中,线芯中心距为S),三相电路所形成的电鳡根据电磁理论计算如下:

对于中间B相:

LB=Li+2ln(2S/Dc) ×10-7 ( H/m)

对于A相:

LA=Li+2ln(2S/Dc) ×10-7 -α(2ln2 )×10-7 (H/m)

对于C相:

LC=Li+2ln(2S/Dc) ×10-7 -α2(2ln2 )×10-7 (H/m)

实际计算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LA=LB=LC=Li+2ln(2S/Dc) ×10-7 ( H/m)

同时,经过交叉换位后,可采用三段电缆电鳡的平均值,即:

L=Li+2ln(2×(S1S2S3)1/3/Dc) ×10-7 ( H/m)

=Li+2ln(2×21/3S/Dc) ×10-7 ( H/m)

对于多根电缆并列敷设,如果两电缆间距大于相间距离时,可以忽略两电缆相互影响。



监理要点

(1)检查砌砖原材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必须进行砖原材见证取样试验。

(2)砌筑砂浆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时应进行见证取样。

(3)施工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灰缝整齐均匀,缝宽应符合要求上下错缝,不允许出现竖向通缝。砂浆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度8mm,水平灰缝平直度10mm。

(4)冬季施工应有抗冻措施和保温措施,使用砂浆应有一定的抗冻性能。

砖砌电缆沟砌筑图

砖砌电缆沟抹面图

2.3混凝土电缆沟(隧道)支模及钢筋绑扎

工艺标准

(1) 模板应平整、表面应清洁,并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在支撑或维护构件作用下不破损、不变形。

(2) 模板尺寸不应过小,应尽量减少模板的拼接。

(3) 支模中应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4) 模板的拼接、支撑应严密、可靠,确保振捣中不走模、不漏浆。

(5) 模板安装的允许误差:截面内部尺寸-5~+4mm;表面平整度 ≤5mm;相邻板高低差≤2mm;相邻板缝隙 ≤3mm。

(6) 钢筋的绑扎应均匀、可靠,确保在混凝土振捣时钢筋不会松散、移位。绑扎的铁丝不应露出混凝土本体。

(7) 同一构件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8) 钢筋强度等级:纵向受力一般采用HRB335;构造筋一般采用HPB235。

(9) 预埋件应进行可靠固定;预埋件的材质一般应采用Q235B。

(10)预埋件的允许安装偏差:中心线位移 ≤10mm;埋入深度偏差≤5mm;垂直度偏差 ≤5mm。



内部原因

对电缆运行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工程善后工作不细,图纸资料严重欠缺,线路隐患较多,影响了电缆的安全运行,这是造成外力事故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运行管理不得力,导致对运行人员制约考核不够,没有明确的制约考核措施,使得运行管理工作显得比较混乱。施工要点电缆输送机与滑车搭配使用,根据电缆的型号、规格选取电缆输送机与滑车。施工现场电缆改迁不够及时,协调不得力,由于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密切,工作***各不相同,不能很好地协调,达成一致,错过了很多改迁、保护电缆的良机。

其他原因

致使外力***难以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严厉而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手段。

5.7防范措施

防止电缆的外力损伤,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建立制度,加强宣传

加强线路的巡查工作

加强电缆的防护和施工监护工作

对电力电缆的运行探索行之效的管理方法



商户名称:中山长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