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登塔/引上敷设工程
4.1 电缆登塔/引上敷设
工艺标准
电缆登杆(塔)应设置电缆终端支架(或平台)、避雷器、接地箱及接地引下线。终端支架的***尺寸应满足各相导体对接地部分和相间距离、带电检修的安全距离。
电缆敷设时蕞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夹具。登塔电缆夹具一般不大于1.5m。
设计要点
电缆于隧道内引上终端塔时,用引上支架固定。
电缆出地面后,地面埋管应进行防水封堵。
施工要点
需要登塔/引上敷设的电缆,在敷设时,要根据杆塔/引上的高度留有足够的余线,余线不能打圈。
单芯电缆的夹具一般采用两半组合结构, 并采用非导磁材料。
电缆在终端塔引上敷设固定时,固定金具与终端塔的连接位置应设置元宝铁连接装置,保证电缆引上弯曲度。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按照设计要求将电缆在终端塔上用固定金具连续固定好。
监理要点
电缆敷设前,对进场电缆型号、外观、盘数量进行检查,电缆型号应符合本工程设计要求,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电缆数量应正确。
电缆敷设前,巡视检查敷设使用机具应合格,无损坏。
电缆敷设前,巡视检查施工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应完好不损,并能正确使用。
kp——线芯结构系数,分割导体kp=0.37,其他导体kp=
0.8~1.0;
对于使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铠装或护套电缆,Yp和Ys应比计算值大70%,即:
R=R′[1+1.17(YS+YP)]
3. 电缆的电鳡
3.1自鳡
则单位长度线芯自鳡:
Li=2W/(I2L)=μ0/(8π) =0.5×10-7
式中:
Li——单位长度自鳡,H/m;
μ0——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
以上一般是实心圆导体,多根单线规则扭绞导体如下表:
因误差不大,计算一般取Li=0.5×10-7H/m。
3.2高压及单芯敷设电缆电鳡
对于高压电缆,一般为单芯电缆,若敷设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相从左至右排列,B相居中,线芯中心距为S),三相电路所形成的电鳡根据电磁理论计算如下:
对于中间B相:
LB=Li+2ln(2S/Dc) ×10-7 ( H/m)
对于A相:
LA=Li+2ln(2S/Dc) ×10-7 -α(2ln2 )×10-7 (H/m)
对于C相:
LC=Li+2ln(2S/Dc) ×10-7 -α2(2ln2 )×10-7 (H/m)
实际计算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LA=LB=LC=Li+2ln(2S/Dc) ×10-7 ( H/m)
同时,经过交叉换位后,可采用三段电缆电鳡的平均值,即:
L=Li+2ln(2×(S1S2S3)1/3/Dc) ×10-7 ( H/m)
=Li+2ln(2×21/3S/Dc) ×10-7 ( H/m)
对于多根电缆并列敷设,如果两电缆间距大于相间距离时,可以忽略两电缆相互影响。
巡视周期规定
地面巡视内容
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的可见部分巡视
利用在线监测系统辅助开展巡视工作,减轻巡视强度,有效监控电缆运行状态。
目前在线监测的内容有电缆温度监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电力隧道井盖集中监控系统、电力隧道水位和***气体在线监测等。
3.4特殊巡视
主要检查情况及检查项目
电缆线路基本不受气候影响,但埋于地下电缆在水中长期浸泡后易发生受潮,绝缘降低,导致击穿事故发生。在遇有暴雨时,应对电缆进行特巡。
雨后直埋电缆应检查走向区内是否排水畅通,塌陷或地表温度升高,必要时挖掘检查。
地面振动后电缆易发生扭曲变形,电缆隧道变形坍塌,电缆接头变形,损坏电缆。在有地面严重受振动时或后,应对电缆进行特巡。
隧道敷设应检查隧道内排水通畅情况,四壁有无裂纹,支架上电缆有无变形。电缆接头、接地盒、终端盒是否变形移位。
在接到相关市政部门通知或现场人员通知,在电缆上方有施工或隧道上方有施工时,应每日对铺设电缆的区域进行检查。检查隧道是否有裂纹、渗水,电缆沟是否变形或有其他杂物,地埋电缆是否被挖出或受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