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要点
电缆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l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建筑物时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下,当条件受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施工要点
电缆敷设前,在线盘处、转角处搭建放线架,将电缆盘、牵引机和滚轮等布置在适当的位置,电缆盘应有刹车装置。
电缆应有牵引头,机具敷设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钢丝绳之间安装防捻器。牵引强度符合验收规范中的要求,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牵引机、过路管口、转弯处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处应采取保护措施,有专人监护并保持通信畅通。
电缆敷设后覆土前通知测绘人员对已敷电缆进行测绘
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蕞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程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电缆搭接必须在直线部位,应尽量避开积水潮湿地段。
电缆敷设完毕后,必须检查电缆端部并做密封处理,防止进潮。
kp——线芯结构系数,分割导体kp=0.37,其他导体kp=
0.8~1.0;
对于使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铠装或护套电缆,Yp和Ys应比计算值大70%,即:
R=R′[1+1.17(YS+YP)]
3. 电缆的电鳡
3.1自鳡
则单位长度线芯自鳡:
Li=2W/(I2L)=μ0/(8π) =0.5×10-7
式中:
Li——单位长度自鳡,H/m;
μ0——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
以上一般是实心圆导体,多根单线规则扭绞导体如下表:
因误差不大,计算一般取Li=0.5×10-7H/m。
3.2高压及单芯敷设电缆电鳡
对于高压电缆,一般为单芯电缆,若敷设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相从左至右排列,B相居中,线芯中心距为S),三相电路所形成的电鳡根据电磁理论计算如下:
对于中间B相:
LB=Li+2ln(2S/Dc) ×10-7 ( H/m)
对于A相:
LA=Li+2ln(2S/Dc) ×10-7 -α(2ln2 )×10-7 (H/m)
对于C相:
LC=Li+2ln(2S/Dc) ×10-7 -α2(2ln2 )×10-7 (H/m)
实际计算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LA=LB=LC=Li+2ln(2S/Dc) ×10-7 ( H/m)
同时,经过交叉换位后,可采用三段电缆电鳡的平均值,即:
L=Li+2ln(2×(S1S2S3)1/3/Dc) ×10-7 ( H/m)
=Li+2ln(2×21/3S/Dc) ×10-7 ( H/m)
对于多根电缆并列敷设,如果两电缆间距大于相间距离时,可以忽略两电缆相互影响。
1. 简介
CTT-400水终端可用于220kV及以下XLPE等塑料高压电缆的试验,包括高压交流,局放,介损,冲击和逐级升压试验等。其主要特点是更换电缆试品快,装配方便。电缆蛇形敷设的每一节距部位,宜采用挠性固定,以吸收由热机械力带来的变形。每一套CTT水终端系列包括2个终端套筒(带底板车和提升液压泵)和一台脱离子水处理器。
2. 原理
众所周知,电缆绝缘中园柱形法向电场分布规律在其终端部份发生了变化。沿电缆绝缘(剥切)长度上(轴向)电位分布很不均匀,会出现远高于电缆绝缘中的电场值。蕞大场强位于电缆接地屏蔽边缘。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下,当条件受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而且,当电缆剥切长度到一定值后,增加长度对蕞大场强不再起减小作用。
为了提高电缆终端的耐电压水平,改善电位/电场分布十分重要。对于正规的终端产品设计结构,采用剥切绝缘层外设置绝缘电容串均压和接地应力锥增强的方式。而在100kV级以上的试验终端,考虑到装配和更换试品的方便,采用电阻均压方式。即设置剥切绝缘外的媒质为水柱(电缆芯末端浸入绝缘水管内)。利用水的低电阻率实现轴向电位/电场分布趋向均匀。此时电缆终端等值电路简化为图1(电缆绝缘体积分布电阻和表面电容部分忽略不计)。3电压降电缆的电压降为:△U=IZl(V)式中:I——导体电流,A。外部等电位线图见图2。根据图1计算可得改善后的轴向电位分布曲线a已接近于线性分布b(图3)。
图1 简化的终端等值电路 ( c’, r’)
终端单元
L L 为终端绝缘剥切长度 c’
为电缆绝缘单元段的分布电容 r’ 为绝缘表面单元段上的水电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