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电缆线2021年「长能电力」
作者:长能电力2021/11/22 2:47:27






带电测试外护套的接地电流:用钳形电流表测试,单回路敷设电缆线路,一般不大于电缆负荷的10%;多回路敷设电缆线路,应注意外护套接地电流的变化趋势,如有异常变化,应查明原因。发现问题应上报设备部和试研院。

相关专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电缆及电缆附件基本知识

高压单芯电缆护层过电压保护原理、接地及保护方式

图解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电缆附件

同轴接地电缆(同轴电缆)

高压单芯电力电缆线路的回流线作用及选择要求

110kV整体预制式绝缘(直通)接头安装工艺图文详解

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整体预制式户外终端安装工艺图文详解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式终端(户内、外)安装工艺图文详解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式终端(户内、外)安装工艺图文详解

10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式终端(户内、外)安装工艺图文详解

10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式终端(户内、外)安装工艺图文详解

直埋敷设工程

1.1直埋电缆沟槽开挖

工艺标准

通过收资,了解电缆所经地区的管线或障碍物的情况,并在适当位置进行样沟的开挖,开挖深度应大于电缆埋设深度。

按电缆路径开挖沟槽,应满足以下要求:

自地面至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不小于0.7m,35kV及以上为1m。

穿越道路和农地时分别为1m和1.2m。

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铁路路轨时,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采取保护措施。

在寒冷地区施工,开挖深度还应满足电缆敷设于冻土层之下,或采取穿管等特殊措施。



回填土前图

电缆排管敷设工程

2.1 电缆穿管敷设

交流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并符合环保要求。

排管通道所选用的排管内径D(mm)宜不小于1.5d(电缆外径,mm)并不易小于150mm。同一段排管通道的排管内径不易多于两种。

电缆敷设时,电缆所受的牵引力、侧压力和弯曲半径应根据不同电缆的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牵引机、过路管口、转弯处以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的地方应采取保护措施。

110kV及以上电缆敷设时,转弯处的侧压力应符合制造厂规定,无规定时不应大于3kN/m。



理想的线性电位分布

可见,采用水终端后,电缆终端剥切长度(L)上的电位分布得到了线性化改善。此时分布状况决定于电缆品种,几何尺寸以及可调节的水电导率。根据原理,调节电导率可以满足各种型式的高压试验。

水终端接通高压后,水电阻会发热,水中电解质会离介。为了控制和维持一定的电阻率,就需使水循环并通过热交换降温和通过树脂去除水中离子——采用去离子水处理器。

 3.

应用

本公司脱离子水终端产品系列,可用于中高电压电缆的出厂、型式或质量予鉴

定试验。

3.1 工频耐压试验

目前我公司产品适用的蕞大电缆规格(绝缘外半导电层)?133mm和蕞大工频试验电压400kV。根据需要可以延伸规格。(接线见图4)

■生产标准  Manufacturing Standard

本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11017.2-2002标准进行生产。 The standard for it is GB/T12706.2-2002 . ■使用范围  Application

适用于额定电压64/110kV通常安装和运行条件下的单芯电力电缆(不适用于特殊条件下敷设,如海底电缆)。

■使用特性  Application Character

● 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允许的长期蕞高工作温度,为90℃

● 短路时(蕞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电缆导体允许的蕞高温度不超过250℃。 ● 弯曲半径:电缆安装时允许的蕞小弯曲半径一般为电缆直径的25倍。 ● 电缆的使用环境(场所):



n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长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容易击穿的部位。

n

n电缆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 ~1012 Ω·CM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电缆线路直流电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测量、电容测量作为新建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的线路连接方式变动后,有关计算(如系统短路电流、继电保护整定值等)的实际依据。

      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应力控制是

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对于电缆终端而言,电

场畸变为严重,影响终端运行可靠性的是电缆外屏蔽切断处,电

缆中间接头电场畸变的影响,除了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还有电缆末端绝

缘切断处。为了改善电缆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电应力分布,一般采用以

下几种方法:

(一)参数控制法:  

  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高介电常数材料:采用应力控制

层。其原理是采用合适的电气参数的材料复合在电缆末端屏蔽切断处的绝缘表面

上,以改变绝缘表面的电位分布,从而达到改善电场的目的。另一方法是增大屏

蔽末端绝缘表面电容(Cs),从而降低这部分的容抗,也能使电位降下来,容抗

减小会使表面电容电流增加,但不会导致发热,由于电容正比于材料的介电常

数,也就是说要想增大表面电容,可以在电缆屏蔽末端绝缘表面附加一层高介电

常数的材料。  


商户名称:中山长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