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捕焦油器的工作原理:
同心圆式、蜂窝式和管式三种类型的电捕焦油器,无论是哪种结构,其工作原理均可简化在金属导线与金属管壁〔或极板〕间施加高压直流电,以保持足以使气体发生电离的电场,使阴阳极之间构成电晕区。按电场理论,正离子吸附在带负电的电晕极,负离子吸附在带正电的沉积极;一切被电离的正负离子均充满电晕极与沉积极之间的整个空间。当含焦油雾滴等杂质的气体经过该电场时,吸附了负离子和电子的杂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沉积极后释放出所带电荷,并吸附于沉积极上,然后到达净化气体的目的,通常称为荷电现象。当吸附于沉积极上的杂质量增加到大于其附着力时,会主动向下 从电捕焦油器底部排出,净气体则从电捕焦油器上部离开并进入下道工序。三种结构的电捕焦油器均由壳体、沉积极、电晕极、上下吊架、气体再分布板、蒸汽吹洗管、绝缘箱和馈电箱等部件组成,其主要区别是沉积极的方法、电晕极的排布方法、绝缘箱和供电箱。
我们知道,安装除尘器时,对滤布是有一定要求的,必须满足除尘需要。但是在安装除尘器时,许多用户对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理解,所以,让电捕焦油器教你安装除尘器时如何选择滤布。
简单来说,依据滤袋清灰程度,选定滤布的构造。清灰强度大的,要选择压缩气体脉冲反吹,滤袋上的剩余附灰层被吹掉。除尘率完全依托滤布的密实水平来保持,所以选用滤布较厚并且迎尘面具有绒毛。清灰强度小的,反吹风时,由于清灰时要求滤袋不停的颤动,因而,只能用薄布。但是薄布剩余附灰层小,并且不匀,若不选择低过滤速度,则除尘效率下降。
另外,电捕焦油器还提醒我们,滤袋的表面存在着绒毛可以扩大捕集颗粒的表面积;提供空间支持,避免累积起来的灰团穿进毛孔,从而构成疏松的面层;在滤袋清灰时,作为一种粘结的构造,有助于剩余附灰层的保持,起始效率提高。
电捕焦油器在生产中的维护管理:
(一)在生产操作中应注重高压瓷瓶的状况,此外应避免煤气中的焦油和萘堆积在瓷瓶上,使瓷瓶的绝缘降低而发生放电和迸裂等事端。同时应使保温蒸汽保持在0.3~0.4MPa,在冬天查看瓷瓶时,一定要比及瓷瓶冷却后再翻开查看孔,避免损坏瓷瓶。
(二)因电晕极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很大,很容易击穿和发生部分火花放电现象,故当煤气的含氧量过大时就易发生,为严格控制煤气的含氧量,有必要保证电捕焦油器中的煤气在恒正压下运转,并保证煤气体系的严密性和水封设备的正常运作;煤气含氧量应2h测定一次,有条件的厂家可装置含氧量自动测控体系。
(三)堆积于沉积极圆筒上的焦油易使二次电流升高,二次电压降低,通常须往筒体内通入0.2~0.3MPa蒸汽,每月冲刷一次,我公司选用5~6MPa的热氨水冲刷后,也取得了较好地效益。
(四)按时记录电捕焦油器的操作电压和电流,若发现大的波动,有必要及时停机查看。还应定时查看各部件的接地电阻,通常不该>0.5Ω。
在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电捕焦油器投入运行时,可以在数小时内不见焦油封排出焦油,这是因为刚除下的焦油在沉淀极及塔体的内壁上,同时焦油封也要有一部分积聚后才能流出,所以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若一直未见焦油流出,这就要细致的进行分析:
1.观察供电电压及电流是否正常,若电压有闪动现象则是正常,若电压极为稳定,则需检查机组及供直流电系统是否有故障,若电压极低也属于不正常现象,此时不会产生电离,因而也无法将焦油除下。
2.在直流供电的正常情况下,就要分析焦油封有没有或堵塞现象。
3.检查净化系统的进口水封是否呈打开状态,净化系统的出口阀门是否处于全开状态。
4.在上列故障都已排除的情况下,则应考虑分气格板是否有***堵塞现象以及电捕焦油器的锥型底出口有无堵塞现象(由于瓷瓶落下)。
电捕焦油器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如不出油,而只冒油烟或范油珠的现象,一则可能使除下的焦油量小而焦油封保温蒸汽过大,再则可能是电捕焦油器锥型底有堵塞现象。
有时候有超过异常的出焦油(量增多了),这可能是原来电捕焦油器运行温度较低,而遇双竖管清洗水有故障,超过95℃的半净煤气以至于300-400℃的脏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时,由于温度高,将涂在沉淀极及塔体内表面的焦油层熔化而流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