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出于史官的职守,也常借地动来发表“政善则休祥降,政恶则咎征见”的言论,但他在太史令任上,研究而创制出地动仪,又显然与当时的神学观针锋相对,其阻力之大可以想象。据中国***信息中心研究,东汉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创制的候风地动仪(台验震器)在公元312-418年间失传,南北朝(公元420-479年)范晔著《后汉书-张衡传》用196个字作了记述,才得以永传。朝廷上下都将极力排挤张衡。直到138年,地动仪证实了陇西的大地动后,众人“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张衡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的南阳。至于地球日照区的形象以前人们是无从知晓的,天文地球仪可以给出仿它们的形象。他的祖父曾经官至太守,显赫一时,但是到张衡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清苦的家境使张衡能够潜下心来做学问。少年时代的张衡饱读诗书,从16岁起,他走出家乡,游历名山大川、古城巷陌,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了解了民众的疾苦。
据中国地动信息中心研究,东汉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创制的候风地动仪(台验震器)在公元312-418年间失传,南北朝(公元420-479年)范晔著《后汉书-张衡传》用196个字作了记述,才得以永传。他的祖父曾经官至太守,显赫一时,但是到张衡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百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其工作原理猜测不清,直立杆、倒立摆原理长期流行,从而影响到外形复原的合理性和对地动仪科学地位的公正评价。
科学家从现代地动的角度对验震器的特点、《后汉书》的记载、都柱结构与运动、陇西历史地动、洛阳的地动烈度以及洛阳地动台1987年10月25日记录陇西地区4.8级地动图等进行研究,确认候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悬垂摆,触发地动仪运动的是瑞利面波共振起到放大作用。地球自转的周期(转一周3600)为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长期流行的直立杆原理或倒立摆原理是不对的。
1490年回纽伦堡后,在画家格洛肯东的协助下,开始绘制他设计的地球仪,1492年完成。他当时所画的世界地形既不准确又已过时,在这个地球仪上,印度洋是向东西扩展的海洋,特别是非洲西海岸,错误之多实在惊人。他当时所画的世界地形既不准确又已过时,在这个地球仪上,印度洋是向东西扩展的海洋,特别是非洲西海岸,错误之多实在惊人。不过有趣的是,在发现北美洲的前夕他绘制的地球仪,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地理上的一些有益设想。
①在一只完整的乒乓球表面画上世界地图。②在薄铁皮两端和四分之一处,分别钻一小孔,并弯成弧状作地球仪支架。
③在半只乒乓球上剪下直径20毫米的球面一块,粘在圆木片上。把直径4毫米的木条用砂纸一端打磨成直径3毫米的光滑圆木条,用胶水粘在球面中心处作底垫。
④用大头针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将细钢丝穿过南北极中心,固定在支架两端,使地球仪能围绕轴心自由转动。[2]相关文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