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东山繁茂果树苗木场经营多种果树树苗、碧螺春茶叶、碧螺春茶树苗!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1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苏州吴中区东山繁茂果树苗木场经营多种果树树苗、碧螺春茶叶、碧螺春茶树苗!
碧螺春加工工艺: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上等的碧螺春银白隐翠,条索细长,卷曲成螺,身披白毫,冲泡后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回甘持久。历时12~15分钟左右。
碧螺春的泡法带你享受清凉
适宜的茶具:玻璃杯、公道杯、以及茶盏。
冲泡的方法:、温杯,这是为了清洁茶杯,还有提高茶杯温度的目的。
第二、滚烫茶杯,这一步需要缓慢的转动茶杯,然后将茶杯的四周都过一遍,让杯身的温度保持一致。
第三、倒水,将洗杯子的水倒掉。
第四、凉水,就是将废水倒入茶杯当中,然后等待水的温度降到八十摄氏度。
第五、投茶,就是采用茶匙将茶叶轻轻的投入到茶杯当中。
第六、赏茶舞,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茶叶从茶水当中飘散下去,进入水中,翩翩起舞,也被人们称为是茶舞。
碧螺春茶叶的特点:
口味
洞庭碧螺春喝到口中很顺口,有一种甘甜、清凉、味醇的感觉,有回味,主要是口味醇.其他碧螺春喝到口中有涩、凉、苦、淡的感觉,无回味,还有青叶味。
外形
条索纤细如蜂腿,卷曲成螺,茸毫满披但不很浓,银绿相间(或银白隐翠)
冲泡
茶叶冲泡有上投中投下投三种,碧螺春是典型的上投即先注水后放茶,真正的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入水即沉杯底,细芽慢慢展开,汤色微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