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口式推进工法的特点是施工成本低,在顶进过程中如遇前方障碍物可立即采用人工方式排除;2、城乡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电力排管工程,及明开挖电力排管工程。其缺点是顶进管径应大于Φ800mm,否则不便于人员进出;顶进距离不宜过长,一般对于Φ800mm顶管、其顶进距离不宜超过150m,管径较大时可适当延长顶进距离;同时在管内应设置照明、通风和通讯设备;由于是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取土,顶进完成后地表均有沉降现象,不适用于已建成的建筑物区域,一般在类似于农田对地面沉降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或随新建市政道路工程同时施工的情况下采用。此种机型的缺点是顶速慢、遇到流砂层时难以控制出土量,因此沉降也是大于以下所述几种顶管掘进机。
①水泥顶管施工前应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情况认真调查,设置测力装置,指导纠偏。纠偏应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进行。
②采用同种规格的液压千斤顶,使其顶力、行程、速度一致,保持顶力合力线与管道中心线相重合。
③加强水泥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并应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的安装精度。
④顶进过程中应随时绘制顶进曲线,指导顶进纠偏工作。
2)中继间拆除施工结束后,由前向后依次拆除中继间内的顶进设备。
拆除中继间应先将千斤顶、油路、油泵、电器设备等拆除。每个中继间拆除的顺序应是:先顶部、次两侧、后底部。由个中继间开始往后拆,拆除的空间由后面的中继间继续向前顶进,使管口相连接。
(2)泥浆套法在顶进过程中,以高压泵向管外壁与土层之间注入触变泥浆,以减小阻力的措施。
1)触变泥浆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使用前应测定胶质价。
2)触变泥浆的配合比按管道周围土层的类别、膨润土的性质以及触变泥浆的技术指标确定
3)顶管采用触变泥浆套法,一般在下管之前,应预先在管壁上留出注浆孔,储备足够的泥浆。管前可加一超前环,以形成10~20mm的超挖量为触变泥浆层。
4)顶进施工完成以后,可根据需要将水泥砂浆或粉煤灰水泥砂浆压人管外壁与土层之间,将触变泥浆置换出来,以起到减少地面沉降的作用。
水泥制品的水化反应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通常表面干固脱模,仅是完成水化反应的17%左右。脱模后要注意保温、保湿养护,正确的做法是在成型温度10℃~35%:体系反应温度不超过70℃,脱模后保持自身水化热和排湿的情况下养护3~5天,然后进行干空养护。顶管参考的规范,***有一个给排水什么规范,我记不太清楚了,上面有相关的要求。切忌在脱模后进行干燥,否则未反应的MgCl2伴随水分的蒸发,迁移到制品的表面,水分蒸发后留下MgCl2造成返卤,泛霜,同时强度要损失10%~20%。在水泥制品的成型养护中还切忌采用高浓度卤液和加热方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