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抛光系电化学的溶解过程,没有机械力的作用
因而不引起金属的表面变形
避免机械
特点:
小电流、大间隙
抛光表面不会产生变质层
抛光时间短
可以多件同时抛光
氧化膜起防腐保护作用
无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
抛光时试样表面产生的变形层,从而真实地显示金相***
电解抛光实际上是利用电化学阳极溶解的原理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的一种方法
原液使用,铅版做阴极(负极),工件做阳极(正极)
温度60-80度,电流密度15-50安培平方分米,电压10伏左右,时间5分钟
电解抛光所需条件和设备,您都知道吗?
利用金属表面微观凸点在特定电解液中和适当电流密度下。首先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进行抛光的一种电解加工。又称电抛光,英文简称ECP。
这种加工方法是,法国的P.A.雅克于1931年发明的,不久之后在工业中得到应用。
工件作为阳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用铅﹑不锈钢等耐电解液腐蚀的导电材料作为阴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两者相距一定距离浸入电解液(一般以***﹑磷酸为基本成分)中,在一定温度、电压和电流密度(一般低于1安/厘米2 )下,通电一定时间(一般为几十秒到几分)。
工件表面上的微小凸起部分便首先溶解。而逐渐变成平滑光亮的表面。
一般我们所使用的电解抛光液有三种,为:
一是由***、磷酸和铬酐所组成的抛光液;
二是由***和柠檬酸所组成的抛光液;
三是由***、磷酸、氢i氟酸以及甘油或类似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抛光液。
对于电解抛光来说,电流密度对抛光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密度过低,则会影响平整作用,过高则会引起腐蚀,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值。而温度,虽然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此有时可以忽略。
电抛光的机理比较复杂。其中粘膜理论认为电抛光过程中,在阳极表面形成了一种具有高电阻率的粘性薄膜。这种粘膜在微观凸起处的厚度比凹洼处的厚度小,电流密度较高,溶解较快;而凹洼处的电流密度较低,溶解速度较慢,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凸凹位置的不断转换逐渐达到整平,光亮的目的。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电抛光液主要有:
①***、磷酸、铬酐组成的抛光液;
②***、柠檬酸组成的抛光液;
③***、磷酸、氢i氟酸及甘油或类似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抛光液。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