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生产中防雾效果的形成有哪些基本思路呢?
一、使材料表面亲水,接触角变小,水滴膜化。
使材料表面疏水,接触角变大,水滴滑落。
疏水性分子中除了有碳原子外,还含有大量低表面能的硅、氟等原子基团,它们能极大的降低材料的表面能,使其对水的接触角达到 100°~ 120°,表现为较强的疏水性质,使水滴更易滑落,以达到防雾效果(如左图 c 所示)。
使凝聚到材料表面上的小水滴不形成微小的水珠而是在表面展开薄膜化,减少了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从而避免了材料透光率的降低,保证了材料的透明性
泳镜防雾处理加工厂
这是因为冷气吹到玻璃上,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道“寒气膜”,阻止湿气在玻璃上凝聚,起到除雾效果。这个方法有一个大的弊病,就是车内的人可能会感到很冷,试想在容易出现雾气的雨天和冬天,在车内吹冷气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吹几分钟可能就会关掉冷气,不一会雾气又开始挂在玻璃上,又开冷气这样反反复复的操作不方便而且车内温度会很不适宜,另外低头操作对安全造成了一定得隐患。当然,如果您身体很强壮或者刚进行完激烈的运动,这种方法也凑活可以用。泳镜防雾处理加工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