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液氮的汽化潜热或者低温氮气制冷:
利用低温氮气实现制冷的原理是低温氮气与材料直接接触,通过对流换热来使材料温度降低,而利用液氮的汽化潜热的原理就是液氮与材料不直接接触而通过间接方式使材料温度降低。
超能液氮深冷箱就是根据液氮的汽化潜热的原理而设计生产的液氮深冷处理设备,控制系统采用触摸屏控制方式,操作工艺方便,一键超低温制冷,屏幕上实时监控深冷设备冷冻空间内温度变化。制冷采用196℃液氮为制冷剂,采用的液氮分离控温技术,将液氮制冷剂的液体在深冷设备内经过特殊深冷工艺处理转化为气体。采用触摸屏控制降温、升温、恒温各过程精准稳定。此法主要用于结构钢、工具钢、合金元素含量较高,过冷奥氏体比较稳定的钢种。
时效热处理
时效处理,指金属或合金工件(如低碳钢等)经固溶处理,从高温淬火或经过一定程度的冷加工变形后,在较高的温度或室温放置保持其形状、尺寸,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一般地讲,经过时效,硬度和强度有所增加,塑性韧性和内应力则有所降低。 含碳较高的钢,淬火后立即获得很高的硬度,但其塑性变得很低。而铝合金淬火后,强度或硬度并不立即达到峰值,其塑性非但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经相当长时间(例如4~6昼夜)的室温放置后,这种淬火合金的强度与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则有所下降。这种淬火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叫做时效。室温下进行的时效叫自然时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时效叫人工时效。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其目的是:(a)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时效处理是把材料有意识地在室温或较高温度存放较长时间,使之产生时效工艺。
表面热处理
通过对工件表层的加热、冷却、改变表层***结构,获得所需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件的表面热处理,可获得表面高硬度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的韧性和塑性,提高工件的综合机械性能。如对一些轴类、齿轮和承受变向负荷的零件,可通过表面热处理,使表面具有较高的抗磨损能力,使工件整体的能力大大提高。表面热处理主要的内容是钢铁的表面淬火,可分为火焰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由于铝的作用使钢具有良好的渗氮性能,此钢经过渗氮表面硬度高达1100--1200HV(相当67--72HRC)。生产工艺
绝大多数进行时效强化的合金,原始***都是由一种固溶体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所组成。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时效处理前进行淬火,就是为了在加热时使尽量多的溶质溶入固溶体,随后在快速冷却中溶解度虽然下降,但过剩的溶质来不及从固溶体中分析出来,而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为达到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淬火常称为固溶热处理。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1]
经过长期反复研究证实,时效强化的实质是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许多非常细小的沉淀物颗粒(一般是金属化合物,也可能是过饱和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在许多微小地区聚集),形成一些体积很小的溶质原子富集区。[1]
在时效处理前进行固溶处理时,加热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以便使溶质原子能限度地固溶到固溶体中,同时又不致使合金发生熔化。许多铝合金固溶处理加热温度容许的偏差只有5℃左右。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强化效果。生产中有时采用分段时效,即先在室温或比室温稍高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更高的温度下再保温一段时间。304不锈钢退火SUS304不锈钢薄板形变硬化及退火软化SUS304是一种18-8系的奥氏体不锈钢,通常用作冲压垫圈类紧固件。这样作有时会得到较好的效果。[1]
马氏体时效钢淬火时会发生***转变,形成马氏体。马氏体就是一种过饱和固溶体。这种钢也可采用时效处理进行强化。[1]
低碳钢冷态塑性变形后在室温下长期放置,强度提高,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机械时效。[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