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巧浇水
环境密闭的温室大棚,若空气湿度增大,病害极易发生蔓延,加之秋冬温度较低,稍不注意还可能引起
低温冻害。
怎么浇水?做到膜下暗灌,有条件的可实行膜下渗灌。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地面水分的蒸发,降低温室大
棚内的空气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何时浇水?浇水较好选在晴天的上午,此时水温与地温较接近,浇水后根系受刺激小、易适应。同时,
地温***快,这样可有足够时间排除温室内湿气。而午后浇水会使地温骤变,从而影响根系的生理机能
。下午、傍晚或是雨雪天都不宜浇水。
浇多少水?冬季,温室大棚内的浇水量要根据天气、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不宜大水漫灌。一是这样会明
显降低地温,妨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其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二是这样容易增加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从而引发病害。
浇水后需注意什么?浇水当天,要封闭温室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以气温促进地温。待地温上升后,要
及时通风排湿,使室内空气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以利植株的健壮生长。
温室大棚连阴天通风量相对较小,棚内湿度大,为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病害一旦发生,为害植
株叶片,会直接降低光合效率,使本来就很脆弱的植株更加雪上加霜。此时再去喷药防病效果往往不佳
,一是易增加棚内湿度,有利于灰霉病以及害的发生;二是由于连阴天,棚内光照强度不够,蒸腾作用较
弱,植株气孔关闭,导致药液吸收效果差。因此,病害应提早预防。
关注天气预报,在连阴天到来前喷洒百菌清,并混加农用链等,可在植株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外
部病菌侵染,减少发病几率。
温室大棚内的光照条件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尤其是阴雨冰雪天气,光照较弱。大棚
蔬菜光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光照不足,不仅不能进行较为旺盛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也减少,植
株生长纤弱,影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因此,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改善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对大棚蔬菜
的生产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布局。在大棚内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时,应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则,使植
株高矮错落有序,尽量减少互相遮挡现象。同一种蔬菜移栽,力求苗子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减
少株间遮光。同时以南北向做畦定植为好,使之尽量接受阳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