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时的摄影工作
在会议结束时,应该先将镜头画面对着台上,然后再把画面转向起立鼓掌的听众,此时要对全景有一定的层次把握。亮部***测量景物选择光域中亮度,用测光表亮部***点对准亮度进行***,这叫亮部***。后在出口处拍摄与会者出场的画面,有些会议在结束后会有主要接见会议来宾的活动,这时应在拍完后一个发言者后马上到达接见活动现场,提前做好拍摄的准备工作。在拍摄时要注意拍下主宾的画面。
闪光灯的闪光模式分为前帘同步、后帘同步、高速同步、频闪闪光等模式,很多相机的闪光模式默认的是前帘同步,相机默认的闪光模式就造成了很多人在拍摄过程中以后闪光灯的闪光效果只是一个形式
拍摄顺序表与拍摄对象
1.拍摄顺序表
按拍摄的方便性,而不是按后放映的次序来安排镜头的稿本。实际上,影视中的摄影(象)角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拍摄方向,这三者彼此相关。场景拍摄顺序,外景往往由季节决定。有时因演员同时接受两部以上影视教材任务而调整拍摄次序。在同一场景中,镜头的拍摄顺序主要考虑以相同拍摄方向的镜头为一单元,而且要先拍全景,后拍中、近景。合理安排拍摄顺序可以节约布光、搭景和布置***陈设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拍摄对象
即指镜头画面中所表现的景物。一般情况下,这些景物都应在镜头焦点范围之内,出焦点的景物不应属于拍摄对象(即使它也在画面之中)。但有时为了获得某种特殊效果,摄影(象)师有意将拍摄对象弄成虚焦点。在国外将拍摄对象译成“客体”。
摄影(象)师必须在影视教材开拍前作出摄影阐述,并与其他创作部门进行交流,统一意图,以便使摄影构思得以实现。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