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空气预热器反转改造后
某电厂2号锅炉空气预热器转子反转改造后,锅炉排烟温度同比下降了5 ℃,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但对空气预热器进行改造后,冷热端径向、旁路、轴向密封间隙偏离原设计值,造成漏风率增加;冷、热端,轴向、径向密封片磨损严重;建议对空气预热器各部密封间隙进行校对,在降低排烟温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漏风率。
空气预热器结构介绍
转子外壳
转子外壳封闭转子并构成空预器的一部分,由低碳钢板制成。
转子外壳由六个部分现场组装而成正八面体,位于两个端柱之间。端柱两侧的转子外壳由四套铰链侧柱支撑在用户钢架上,铰链侧柱的布置角考虑到了转子外壳和铰链侧柱能沿空预器中心向外自由、均匀膨胀。
铰链侧柱和端柱的设置确保空预器静态部件在热态运行时能沿不同方向自由膨胀,以实现空预器安全、经济的运行。
转子外壳还支撑着顶部和底部过渡烟风道的外部,过渡烟风道分别与转子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平板连接。
三分仓轴向密封板直接安装并支撑在转子外壳上,与顶、底三分仓扇形板一起将空气侧分隔成一次风和二次风。
什么是低温腐蚀
烟气中水蒸汽的温度是不高的,一般约为40~60度,但如果烟气中含有SO3,则与水蒸汽形成***蒸汽,使烟气的温度大大提高,称为酸。(如烟气中***蒸汽浓度为10%时,酸升高至190度)。燃料中的硫在燃烧时与氧化合形成SO2,其中有小部分再被氧化,生成SO3。由于空气预热器下部的烟气温度不高,壁温经常低于烟气。烟气中的***蒸汽就开始凝结在预热器受热面上造成***腐蚀。同时,凝结的***粘附飞灰,并与受热面上的积灰起化学反应,引起积灰硬化,形成以***钙为基质的水泥状物质,严重的积灰导致传热性能下降,又使管壁温度降低,凝结的酸液更多,这样就使预热器的积灰与腐蚀越加严重,造成严重的腐蚀与堵灰。低温腐蚀常发生在空气预热器上,但是当燃料含硫量较高,过量空气系数较大时,导致烟气中SO3含量较多,酸较高,在遇到给水温度较低的情况时,省煤器也有可能发生低温腐蚀。
锅炉上水速度和低温腐蚀浅析
冬天空气温度较低,空气预热器的冷端通常低于酸,低温腐蚀会加剧。笔者曾经遇到过因管式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穿透,导致漏风率增大,增加风机电耗。同时积灰硬化,定期吹灰器无法吹走堵灰,影响空预器换热效率,使排烟温度上升,锅炉效率下降。
避免低温腐蚀主要有四个途径:
对煤碳的含硫指标,必须严格化验,严格把关。应严格控制高硫份的煤炭,以减小对空预器腐蚀程度。
提高预热器管壁温度,使管壁温度比酸高。常采用热风再循环,加暖风机,提高进入预热器的空气温度。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锅炉热效率降低。
低氧燃烧,炉膛火焰中心温度越高, 过量空气越多,生成的SO3就会越多。因此,要求运行人员精心操作,合理配风,使燃烧状态,减少SO3的生成。
选用耐腐蚀材料,如搪瓷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