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业中上、下行煤气的余热回收
在上述生产流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换热面积设计严重不合理一般造气工段的废热锅炉均是按瞬间吹风气流量设计的,而上行煤气只相当于吹风气量的30%~50%左右,这样小的通气量通过上述按照吹风气瞬时量设计的废热锅炉,由于传热面积过大,必然形成上行煤气出口温度过低,不仅会产生腐蚀,而且易形成灰堵。
2.低温余热没有充分回收目前中型合成氨厂都将废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压力提高。其优点是得到高品位的蒸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传热管壁温度,对防止腐蚀有利。但由于饱和蒸汽压力提高,饱和蒸汽温度也相应提高,为维持一定温差,排出废热锅炉气体的出口温度也相应提高。一般将出口温度设计在270℃左右。由于中型合成氨生产的气体流量较大,如果将270℃气体的温度降到140℃左右,则吹风气、上、下的总回收热量相当于1t蒸汽的热量,显然这种低温小温差有腐蚀性气体的余热回收采用热管是的。
锅炉上水速度和低温腐蚀浅析
锅炉上水时间夏季为2h,冬季为4h。限制锅炉上水速度的主要原因是汽包壁较厚,上水速度太快会导致汽包内外壁温差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热应力。锅炉的水为除氧水,通常采用热力除氧的水温为104度。汽包的初始温度,冬季和夏季差别较大,可达30度以上。所以通过控制上水速度,使初期进入汽包的水温降低,从而减小汽包内外壁温差。所以特别是冬季,为了控制汽包的热应力不超过允许数值,要延长上水时间。
回转式空预器简介
由于空气预热器在运行时空气侧的是正压,烟气侧是负压,空气会通过密封片和扇形板、弧形板之间的间隙向烟气侧泄漏,这将降低送、引风机的出力,从而影响整个锅炉效率。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是影响锅炉效率的重要指标,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越低,锅炉效率越高。通过改造空预器来提高锅炉效率,是非常经济、有效的方法。在热态运行状态下,空气预热器各部件均会因受热而发生膨胀,转子会变成蘑菇状,转子和扇形板、弧形板之间的间隙会变化,大部分间隙都会变小。热态运行状态下,如果间隙过大,将导致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很大,如果过小,将可能导致空气预热器卡死。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是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空气和烟气之间的密封,显得尤为重要,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技术,也是各空气预热器厂家的核心技术之一。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固定式密封。固定式密封维护方便,可靠性好,但为了保证运行安全性,密封片只有1~3mm厚度,运行几年就因飞灰磨损和腐蚀需要进行更换,由于间隙设定的核心技术被垄断,只能请***公司再次进行间隙设定,费用高昂。同时由于冷态间隙的计算和调整仍然存在误差,扇形板和密封片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泄漏间隙。并且由于是按额定运行状态计算的间隙值,在锅炉运行异常(如烟温异常)情况下,容易造成转子卡死的情况。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