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结构介绍
转子外壳
转子外壳封闭转子并构成空预器的一部分,由低碳钢板制成。
转子外壳由六个部分现场组装而成正八面体,位于两个端柱之间。端柱两侧的转子外壳由四套铰链侧柱支撑在用户钢架上,铰链侧柱的布置角考虑到了转子外壳和铰链侧柱能沿空预器中心向外自由、均匀膨胀。
铰链侧柱和端柱的设置确保空预器静态部件在热态运行时能沿不同方向自由膨胀,以实现空预器安全、经济的运行。
转子外壳还支撑着顶部和底部过渡烟风道的外部,过渡烟风道分别与转子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平板连接。
三分仓轴向密封板直接安装并支撑在转子外壳上,与顶、底三分仓扇形板一起将空气侧分隔成一次风和二次风。
空气预热器结构
底部推力轴承
转子由自调球面滚子推力轴承支撑,底部轴承箱固定在支撑凳板上。转子的全部旋转重量均由推力轴承支撑。
底部轴承箱在***后,将螺栓和***垫板一起锁定,并将垫板焊在支撑板上。底部轴承两侧均设有防护网,以防止空预器正常运行时无关人员靠近转动部位而发生意外。底部轴承采用油浴润滑。轴承箱上装有注油器和油位计,并开有用于安装测温元件的1/2”BSP螺纹孔。
底部轴承箱下面配有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用于现场调整转子的上下位置和顶底径向密封间隙的大小。安装时还应适当增加垫片数量用以补偿底梁承载后的弯曲变形。
空气预热器腐蚀积灰问题探讨
空气预热器作为电站锅炉的重要设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预器易发生腐蚀和堵灰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烟气低温腐蚀和氨逃逸带来的腐蚀的影响。针对 2 种不同的影响因素,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在分析空预器堵塞原因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我国为解决空预器堵塞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如优化暖风器设计、采用碱性吸收剂控制 SO3的技术、空气预热器的改造等。
合成氨工业中上、下行煤气的余热回收
合成氨是一项基础化学工业,在化学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合成氨生产从造气开始直到氨的合成都伴随着热的过程。合理的利用和控制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不仅可以节约生产中的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CO变换率及氨的合成率,前者属于余热利用,而后者属于化学反应的热控制,热管技术在这两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