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水上挖掘机的工作流程:
(1)挖掘:通常以斗杆或铲斗进行挖掘,或者两者配合进行挖掘。反铲挖掘作业中一般不用动臂进行挖掘。因此,在此过程中主要是铲斗积斗杆的复合动作。
(2)满斗回转:挖掘结束,动臂油缸将动臂顶起,满斗提升,同时回转油马达使转台转向卸土处。此时主要是动臂和回转的复合动作。
(3)卸载:转到卸土点时,水上挖掘机转台制动,用斗杆油杆调节卸载半径,然后铲斗油缸回缩,铲斗卸载。为了调整卸载位置,还要有动臂油缸的配合。此时是斗杆和铲斗的复合动作,间以动臂动作。
(4)返回:卸载结束,转台反向回转,动臂油缸和斗杆油缸配合,把空斗放到新的挖掘点,此时是回转与动臂或斗杆的复合动作。
装载机的操作使用误区危害
作业过程中直接补充冷却水
冷却水不足,将导致柴油机缺水过热。在旧机油内含有大量的氧化性物质,当新机油和旧机油混合后,新机油的氧化变质速度会增加,从而减少新机油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柴油机高温状态下直接补充冷却水,整个冷却系统瞬间会产生大的温差,使缸盖、缸套、缸体等瞬间脆裂,产生微裂纹,逐渐渗漏冷却水,以致漏油、漏气。因此,当柴油机温度过高时,应以稍高转速空载运转,待水温下降至50℃左右时,再熄火,拧松散热器盖,排出水蒸气,缓慢注入冷却水。
停机前猛轰油门
不少驾驶员误认为停机前猛轰几脚油门,可使多余未燃烧的柴油留在气缸中,以利于下一次启动。链条过松或过紧,都易引起链板、链条和三件套的加速磨损,务必保持合适的张紧度。其实这会造成燃烧不完全、冒黑烟、积炭增多;同时猛轰几脚油门会使运动件惯性力突然增大,加剧运动副的磨损;其次未燃尽的燃油将顺着缸壁流入油底壳稀释机油,缩短机油使用周期。因此,正确的操作是,无负荷状态下中低速平稳运转后停机。
挖掘机电路系统的故障解决办法
动臂下降速度过快,动臂提升时“点头”。“点头”故障通常是控制阀入口的负荷单向阀损坏,但检查后未发现问题。结合系统原理图分析:故障为动臂控制阀与其加速阀之间的单向阀故障。拆检后证实。
回转和右行走几分钟内突然全无。试车发现前泵出油管强烈振动,检查油箱回油滤芯有大量铜铁末。前泵壳体放油也出现铜铁末。前泵损坏严重。
突然全车动作慢,速度为标准作业速度的1/5。发动机工作正常。故障为发动机转速损坏。
突然全车动作“憋车”,经检查,发现后泵的变量电磁阀PCV不工作,原因为电磁阀与电脑板之间的连线由于机器经常震动,线束插头松动,导致断路。
整机动作慢,液压泵有异响。
经检查,液压油箱的泵吸油口处的滤网上有大量的纸屑。清理后整机工作正常。正常工作约30分钟后,回转和右行走以及动臂和斗杆动作极慢。其它动作正常。
交换主泵出口油管后,铲斗和左行走动作极慢,说明故障在前泵或它的变量机构上。清洗变量机构各阀后整机工作正常。
突然铲斗和左行走动作极慢,交换主泵出口油管后,回转和右行走以及动臂和斗杆动作极慢,用分隔法检查后证实故障在后泵的变量机构上。拆检变量机构发现变量活塞拨叉的销子掉落。重新安装后正常。
发动机工作约2~3分钟后,左行走变慢。检查发现发动机空载时的声音发闷,似乎在带载工作。
经测试液压泵出口压力,发动机刚起动后,前泵空载压力1.3MPa,后泵空载压力1.ZMPa。但2~3分钟后,前泵空载压力1.3MPa,后泵空载压力30MPa。警惕车身上的焊接仔细查看挖掘机上有没有裂纹以及非原制造时留下的焊接痕迹,这些东西说明机器已经被过度的使用了。根据原理图分析:压力变化后各执行机构无动作,系统产生的压力只能来自备用阀的动作。拆掉备用阀两端的先导控制管后故障消失。
系二手机,已使用3年,自购机后即发现工作时收斗杆及提升动臂慢,其它正常。经检查,系斗杆半流量阀被人为改动,***原系统后工作正常。
履带行走无力,无行走低挡。更换***回转接头的密封后,故障依旧。检查行走速度电磁阀发现因油液中的污物将阀芯卡死。清洗后正常。
突然左行走前进无,其余动作正常。经检查,系左行走马达的过载阀被污物垫起阀芯,导致前进无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