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泵房内所有管道连接处的螺栓必须放松,但不必完全取下;
5. 所有球阀(包括过滤器上、田间球阀)必须处于半开位置;
6. 过滤器自动控制器上的压差表的两端进水命令管拆下泄水;
7. 砂石分离器下的集砂腔打开中间连接部分,将两端抬高泄去积水。
云南移动苗床厂家,昆明移动苗床建设,欢迎咨询正规厂家。我们设计生产的移动苗床、温室大棚具有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实用效果好、便于安装和移动等优点,欢迎来电咨询。
那么,在大棚建造中,该如何正确埋设棚内立柱呢?我们建议,大棚埋设立柱,可分三大步骤进行,即先布线,再定“标尺”,后分次埋设立柱。
开始:规划布线。以大棚内径100米长为例。通过实地规划可知,100米长的地块,按照3.5米一间(因3.5米一间,不仅利于做畦整地,可定植5沟蔬菜,而且能提高大棚的整体承载力),地块中间可规划出28大间,棚东西两头剩下各1米的两小间。
按照此规划,分别用卷尺测量出每一间的具体位置,而后南北向进行布线。
第二步:定“标尺”。“标尺”是指用于其他立柱埋设时参照的标准立柱。一般是以棚东西两头的立柱作为“标尺”。以在寿光建棚为例,假若大棚后墙内高4.5米,可选用的各排立柱高度分别为:排加重立柱5.5米(偏北斜)、第二排加重立柱5.8米(直立)、第三排立柱5.5米(稍微偏南斜)、第四排立柱4.8米(偏南斜)、第五排立柱3.6米(偏南斜)。前两排之所以选择加重立柱,是因为大棚建成后,该处将承受卷帘机和草苫的总重量。此外,大棚下挖过深,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过浅的地区更不适合,棚户建棚下挖过深,还会使种植的作物出现沤根、死棵现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选好立柱之后,再根据布线图,分别把棚东西两头的两列立柱埋设好即可。注意:立柱的下埋深度均为60厘米。并且,开始那排立柱要偏北一些,从而能使得后墙上的斜立柱(菜农俗称“后砌柱”)探出40厘米,其与水平线夹角45°左右,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开始那排立柱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是增加棚内冬季的日照时数。技术标准本标准代表本公司的设计技术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建设的蔬菜大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