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维中的操作不当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初中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直接回答直流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答交流发电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由物质构成的,许多生产和生活现象都是物理现象,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观察周围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如压力和压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功和功率,功率和机构效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等。
想要学好电学部分,主要注意一下几点:
1. 要死记硬背公式,以为电学公式不是很多,不容易混淆;
2. 在平时的做题中自己要学着推到公式,比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规则;
3. 要尝试着去画电路图,不要遇到不会的题就想着,利用哪个公式去套用;
4. 重要的是上课要注意听讲,下课记得要预习复习;
5. 要做好每一个电学实验,如果实验掌握了,那学好就没问题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多做实验,多思考,记住必要的公式,会分析电路图(必须),听老师介绍学习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电路图,分析中根据公式定理规律找关系,然后解题。主要是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连电路特点解题。较难的是有滑动变阻器的;
6. 在一个就是做题,要不断地去做题,在做题中才能很快的记忆公式。
[电路]
1 物体带电的标志: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带电体的性质)
2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就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差的物质就失去电子带正电。
4 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5 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 验电器的作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7 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
8 电子电量: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叫电子电量。它是1.6*10^-19库。
9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10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要使单相电动机能自动旋转起来,我们可在定子中加上一个起动绕组,起动绕组与主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起动绕组要串接一个合适的电容,使得与主绕组的电流在相位上近似相差90度,即所谓的分相原理。这样两个在时间上相差90度的电流通入两个在空间上相差90度的绕组,将会在空间上产生(两相)旋转磁场,如图2所示。在这个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子就能自动起动,起动后,待转速升到一定时,借助于一个安装在转子上的离心开关或其他自动控制装置将起动绕组断开,正常工作时只有主绕组工作。5.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因此,起动绕组可以做成短时工作方式。但有很多时候,起动绕组并不断开,我们称这种电动机为电容式单相电动机,要改变这种电动机的转向,可由改变电容器串接的位置来实现。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