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停机步骤
1、关闭刮渣机。
2、关闭气浮进水泵。
四、日常巡查及设备维护操作和维护
1)操作者必须了解设备安装及试运中的全部情况,做到对设备心中有数;认真交接班,将每班设备运行情况详细交待给下一班;并与维修人员密切配合,保持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转。
2)经常注意设备各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定期加油,以保证各润滑点充分润滑;检查过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检查各轴承温度,注意设备运行时有无异常音响、震动、松动、卡阻等情况;定期检查和调节传动链条、牵引链条的松紧程度;实验也表明出水质量仅依赖于引入系统的空气总量(气泡尺寸一致时),而与单独压力或回流比无关。严禁池内掉入杂物,以免卡阻设备,若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消除后再使用。
车间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岗位的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并要严格执行。
3)定期检查刮渣机、水泵的润滑系统,经常加油(每3个月添加一次,6个月更换一次)。
4)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区浮渣及出水水质,注意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等参数,特别要防止加药管的堵塞。
5)经常观察气浮池面情况,如果分离区浮渣面不平,池面上经常有大气泡,则表明气泡与絮粒黏附不好,应检查并对混凝系统进行调整或采取适当措施(如投加表面活性剂等);
6)经常检查气水混合罐的水压,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保证溶气效果。
7)做好日常运行记录,包括处理水量、投药量、溶气水量、溶气罐压力、水温、耗电量、进出水水质、排渣周期、泥渣含水率等。
3、根据试验时选定的混凝剂种类、投加量、絮凝时间、反应程度等,确定反应形式及反应时间,一般沉淀反应时间较短,以2一30分钟为宜;
4、确定溶气气浮机的池型,应根据对处理水质的要求、净水工艺与前后处理构筑物的衔接、周围地形和构筑物的协调、施工难易程度及造价等因素综合地加以考虑。反应池宜与气浮池合建。为避免打碎絮体,应注意构筑物的衔接形式。进人气浮池接触室的流速宜控制在0.1m/s以内;
5、接触室必须对涡凹曝气机气泡与絮凝体提供良好的接触条件,同时宽度应考虑安装和检修的要求。水流上升流速一般取10~20mm/s:,水流在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宜小于60秒。
6、接触室内的溶气释放器,需根据确定的回流量,溶气压力及各种型号释放器的作用范围按下表来选定:
7、气浮分离室需根据带气絮体上浮分离的难易程度和水质的处理要求而定。选择水流(向下)的流速,一般取1.5~3.0mm/s,即分离室的表面负荷率取5.4~10.8m3/(m2.h);
8、气浮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取2.0~2.5m,池中水流停留时间一般为10~20min;
9、气浮池的长宽比无严格要求;一般以单格宽度不超过10m,池长不超过15m为宜;
10、气浮池的排渣一般采用刮渣机定期排除。集渣槽可设置在池的一端或两端.;刮渣机的行车速度宜控制在5m/min以内;二、溶气罐产品特点1、溶气效率高达98%,接近饱和值(在水温30°C时),与无填料的溶气罐相比约高出30%,释放量约为理论饱和溶气量的90~99%。
(11)气浮池集水应力求均匀,一般采用穿孔集水管,集水管的大流速宜控制在0.5m/s左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