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由于MBR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出水水质优异、操作运行简单、污泥产率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使其应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MB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造纸难降解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毛纺印染废水、高浓度氨氮废水、生活污水及深度处理与回用等领域。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具有生化,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是目前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新一代进口PVDF膜,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又做了以下改进:
1、采用复合高聚材料,使膜具有表面非极性、亲水、柔韧、高弹等特点;
2、数倍增加膜的机械强度,彻底杜绝膜运行与维护中断丝现象的发生;
3、采用膜微孔表面平滑技术,使PVDF膜具备抗污染性能,也造就了极为显著的清洗效果;
4、微孔均匀度与成孔率的大幅提高,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设备投入成本。
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优点:
·出水水质稳定
·耐冲击负荷
·剩余污泥产量少
·占地面积小
·可有效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
·使用寿命长:PE膜5年,PVDF、PTFE膜8年以上
·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斜板(管)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是根据“浅层沉淀”原理,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蜂窝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沉淀池。按水流与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划分,斜板(管)沉淀池有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形式,污水处理中主要采用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具有沉淀、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常应用于城市污水的初沉池和小琉璃工业污水的隔油等预处理过程,其处理效果稳定,维护工作量也不大。很少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工艺中,因为经过生物处理的混合液中固体含量较大,使用斜板(管)沉淀池处理时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差,效果不稳定;而且由于混合液溶解氧含量大,斜板(管)上容易滋生藻类形成生物膜,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堵塞斜板(管)的过水面积,清理起来非常困难。
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比普通沉淀池大约高一倍,因此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需要压缩沉淀池占地时,可以采用斜板(管)沉淀池。
原生生物群落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的变化
(1)培养初期:出现的必须能直接利用有机物的初级销售者,如异养菌和原生动物中的肉足虫和鞭毛虫。
(2)培养中期:这时***的繁殖能力增强,主要是分散、游离的***。鞭毛虫因竞争不过***而消亡,肉足虫出现了以***为食的种类。同时开始出现吃***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如片状漫游虫、板壳虫、草履虫等,间或亦有既能游泳又能着生的喇叭虫。当分散游离的***大量繁殖并开始形成絮状物时,开始出现爬行的纤毛虫,如楯纤虫、游仆虫等,因为絮状物提供了爬行的条件。随着***成絮作用的加大,这时***中出现了大量自养型***,如硝化菌、硫***、铁***和氢***。自养型的真核***多细胞鞍甲轮虫、腔轮虫也会在絮状物上爬行。
(3)完成期:随着***絮状物的增多,为有柄的种类提供了着生条件,纤毛虫占领了优势的位置,如单体的小口钟虫、沟钟虫,八钟虫,群体的累枝虫,有时还能见到线虫。当驯化好的活性污泥进入正常运转处理时,生物种类会变得比较单纯些,以有柄纤毛虫占优势。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