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水泵房水位在保证进水系统不溢流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在高水位运行;
2)依据砂水分离器处理能力与砂浆沉淀池体积的对比来确定排砂周期;
3)生化池ORP主要根据厌氧池放磷情况、好氧池吸磷和硝化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厌氧池的DO小于0.2mg/L,好氧池的DO约为2.0mg/L;厌氧池的ORP小于-250mV,好氧池的ORP大于40mV;
4)通过对厌氧池、好氧池进行监测,当明显存在磷的释放和吸收时,厌氧池的盐在0.5mg/L以下;
5)出水氨氮下降时,TP值上升,脱氮与除磷之间存在矛盾,运行中应兼顾两个指标,即努力控制降低回流污泥中NO3--N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6)要想得到良好的除磷效果,污泥龄应低于12d(比设计值低),否则除磷效果不稳定;
7)污泥浓度MLSS根据污泥负荷来确定,设计污泥负荷为0.08kgBOD5/kgMLSS˙d,因此污泥浓度MLSS应维持在3.0g/L左右;
8)若BOD5较低时,应以除磷为主,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来调整污泥龄,使污泥龄在5~12d之间;
9)污泥沉降比SV能直接反映活性污泥的情况,好氧段污泥一般控制在15%~30%,回流污泥一般控制在20%~40%;
10)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泥面高度依据污泥龄SRT确定。
11)根据进水量的大小,调整构筑物的运行状况(单池或双池),以保证的除磷效果。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标准缺位,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是农村污水治理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尚未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农村地区的出水水质和对工程的设计、施工、评价、验收都只能依照城市标准规范,由此造成了实际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农村地域广、生态环境和经济水平等情况差异大、污染点多且分散,再加上现有技术适用性不强,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例如,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水量远大于实际处理量,造成***浪费。
维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人员缺乏也是造成部分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能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原因。农村污水的污染面广、设施分散,导致运营管理成本高难度大。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动辄上万吨以上的处理规模不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规模大多数仅为几百吨左右,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眼下,不少农村污水管网的***额和工程量都远远大于污水处理设施实际需要的***额和工程量,特别是山区实施的农村污水项目,由于地域分散,管网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远远大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的运营维护往往交由村镇一级负责,但村镇难以配备专职人员运营维护污水处理设施,也缺乏技术人员解决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导致很多污水处理设施面临“晒太阳”和空运转的情形。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简陋、自来水普及率较低,生活污水水量小、排放分散、水质复杂。农村地区的居民日常生活较为单一,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人均排放量也远低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因此,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方式存在诸多差异,有的生活污水排入明沟或暗渠,有的就近排入溪、河及湖泊,还有的农户将粪便等收集作为肥料,其余的用水直接泼洒,使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土壤。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形式多样、工艺成熟,并且因地制宜的污水处理技术才能真正达到控制农村水污染的目的。
新农村污水处理设备产品特点
1、***设备可埋设于冻层以下或放置地上,设备上方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
2、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规高空排气,另配有土壤脱臭措施。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断,产泥量少,仅需3至6个月以上排一次泥(用粪车抽吸或脱水成泥饼外运)。
4、整个设备处理系统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
5、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其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还将会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备性能也将会不断完善,相信我国生活污水处理行业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