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集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和膜的分离于一体,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在水处理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范围内有发展前途的水处理新技术之一,相信未来MBR工艺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中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主导目标已经开始由传统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以水质再生处理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用”,由单纯的“污染控制”上升为“水生态的修复和***”。这就要求采用当代高新技术,逐步将污水“化废为宝”,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各种用水途径的再生水水质要求,因此MBR技术倍受青睐。
接种污泥的选择与处理
可引进同类特征废水的污泥接种,应尽量选用含菌多的污泥,如城市废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经脱水的厌氧、好氧污泥,以及长期贮存、排放废水的阴沟、水塘污泥等。对过稠的接种污泥,可用水稀释、过滤、沉淀,去除污泥中夹带的大颗粒固体和漂浮杂物。
影响调试的因素
影响调试的因素,除接种污泥外,还有废水的水质特征、有机质负荷和***污染物负荷、环境条件、填料种类等。厌氧调试所需时间较长,一般16~24周不等。⑴pH值pH值变化将直接影响产菌的生存与活动,厌氧池pH值应维持在6.5~7.8之间,范围在6.8~7.5左右。厌氧池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正常运行时,进水pH值可略低于上述值。
⑵温度采用中温调试。大多数产菌的适宜温度在中温35~40℃之间,中温条件下,产类多,易培养驯化、活性高。应控制厌氧池温度波动范围一般1d不宜超过±2℃,避免温度超过42℃。
⑶碱度合理的厌氧池碱度(以CaCO3计)范围为2000~4000mg/L,⑷基质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厌氧处理要维持正常运行,废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用以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化合物。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氮、磷、钾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厌氧池中营养物质比例一般取BOD5:N:P=(200~300):5: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够导致活力下降,在调试阶段应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确定工艺控制参数
设计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期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的水量、水质情况来确定适合的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正常运行,并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
工艺控制参数
需确定的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有:进水泵房的控制水位、砂浆沉砂池排砂周期、池氧化还原电位ORP、污泥浓度MLSS、污泥回流比R、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污泥龄SRT、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等。其中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是进水水位的高低和污泥浓度MLSS的大小,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池污泥龄SRT。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民生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农村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仍广泛存在。特别是在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上,由于当前污水治理政策、标准体系不健全,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匮乏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和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和制约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
2018年1月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优势和宝贵财富。因此,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亟须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的之道。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