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的安全级别
激光的附加辐射之***性和相关其他的***性,大多可藉适当的装置及措施加以防范。根据激光光的***程度加以分级(1至4级),可以分别采取恰当的安全措施,简化决定适当安全措施的程序,以免过与不及。
一级 (Class 1) 激光:
这一级别的激光,基于现在的***知识,被认为是安全的。这级别在任何条件下,眼睛都不会受到光学辐射。或者虽然是更有伤害性的激光,但被放置在相应的密封产品里,没有任何***的辐射能逃出封闭装置。
二级(Class 2)激光:
第二级激光系统指小功率、可见激光,第二级激光的光束久看***,也就是低***激光。只有在故意反抗自然厌光反应,持续凝视时,第二级激光才会造成眼部伤害。二级激光需要张贴“警告”标志。
三级(Class 3)激光:
即使只在完成厌光反应之前的短暂期间内,有第三级激光光进入眼睛,就会有伤害。第三级又分为三(a)、三(b)两个副级。
四级(Class 4)激光:
激光防护眼镜如何选择?
a激光器特性:
根据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功率密度合理选择。 bOptical Density(OD)光密度:
OD值越大,激光防护眼镜的防护能力越强。 cVisible Light Tran***ittance(VLT)
可见光透过率:
VLT数值低于20%,激光防护眼镜需要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中进行使用。 d镜片材料***,无气味,无刺激。 e防护镜应能防护侧面激光损伤,且不能对他人造成反射激光损伤。
激光防护安全标准
1960年诞生激光器以后,1963年就有人根据测得的视网的膜和皮肤的损伤阈值,提出激光器了很大允许照射量,随后世界上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安全标准达二、三十种以上(其中以美国的很多),但由于对操作阈的理解不同(是用显微镜能检查细胞损伤,是用检眼镜能看到损伤,还是可觉察的视觉功能下降),损伤阈是根据急性反应还是慢性反应,安全因素是取10还是1000等原因,使得提出的安全标准相差很大。
激光防护措施
如前所述,激光是有***,但和电一样,只要我们不大意,掉以轻心,而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就能无害地使用激光于治。由于各类激光器各有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因此除了提出一般安全规则外,还将就紫外、可见、红和近红外、远红外和染料激光器分别提出它们对皮肤等可能引起的伤害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安全标准,这将便于激光工作者就其所使用的激光器采取应防护措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必瞻前顾后。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