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切割玻璃异军突起
近年来,激光加工技术迅速发展,超快激光器的技术突破让精密激光技术得到发展,并渗透到玻璃加工领域。从原理上讲,玻璃对红外激光的吸收远比金属好,而且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玻璃切割所需要的激光功率比金属要低得多。激光切割玻璃已经从很早使用的纳秒紫外激光发展到皮秒激光,而且随着激光设备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其使用成本已经下降了许多。
但就成本而言,精密激光玻璃切割机目前少则近百万元,多的三百多万元,对于一般玻璃加工店仍然是消费不起,因此至今为止也仅在一些应用产品有应用规模,并且这些大厂能消费得起。如手机上的摄像头玻片、手机触摸屏幕、水滴屏、刘海屏的凹槽切割,目前苹果、华为、小米等各大手机商的这些玻璃部件基本上都是采用激光切割了。另外,近两年逐渐成熟的在大幅面的OLED、microLED等显示屏产品,其玻璃屏也开始采用激光切割,显示面板屏幕如果能大量采用激光切割,其市场规模是分可观。
此前激光切割玻璃的技术能力长期维持在3mm的厚度,但是过去两年迅速得到突破,前年有国内厂家已经实现了6mm厚度的快速切割,在今年据说已经突破了10mm厚度的激光快速切割。激光切割出来的玻璃具有环境干净、切口光滑、效率很高、精度高、完全自动化等优势,是比水切割的方式。未来极有可能推广到汽车玻璃、导航仪玻璃、建筑玻璃等领域广泛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激光不仅能轻松切割玻璃,它还可以焊接玻璃,众所周知,玻璃的拼接是一个难度很高的事情。近两年德国、中国相关的科研单位和企业成功研发出激光焊接玻璃的技术,国内以西安光机所、华工激光为代表。这让激光在玻璃行业应用打开了更多空间。
激光防护玻璃越厚防护越强?
这个说法具有一定道理,同等防护级别的激光防护玻璃,厚度越厚防护效果越好。
目前的激光防护玻璃,主要有玻璃类激光防护玻璃,PC类激光防护玻璃,PMMA激光防护玻璃,各种材质的激光防护,透明度,防护效果不同。
激光防护玻璃,一般是防护1064纳米,防护532纳米。并能对特定波长全覆盖防护。
激光产品的分类
I类激光:
其连续波功率很小,只达微瓦或 亚微瓦级,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危害, 一般不必釆取防范措施。例如:激光打印机等。
II类激光:
功率为(0.1-1)mW,仍属小功率范围,可以用肉眼观察。其输岀剂量不超过1类激光源的很大允许辐射剂量,虽不是安全的,但眼睛对这类激光源看久了会自动生厌(眨眼)。
IIIA类激光:
其连续波输出功率达(1-5) mW, 通常应加防护措施,其工作区及激光源本身均应挂相应的警告标记,另外,利用光学仪器直视这类激光源会眼睛带来危害,也应加强防护。例如:YAG导光臂指示红光。
IIIB类激光:
其输岀功率为(5-500) mW,直接靠近这类激光源会对身体有危害;通过漫反射器观看这类激光源,距离在150mm以上。观看时间短于10s则是安全的。此类激光源应设警告标记。
IV类激光:
激光输出功率在0.5W以上,即使通过 漫反射也有可能引起危害,会灼伤皮肤,引燃可燃物。用户操作这类激光源时应特别小心。这类 激光源应配备明显的警告标记。例如:半导体激光、YAG激光、CO2激光。
激光安全标记的使用
1、激光产品安全标记的使用
a)所有激光产品都必须贴有激光安全标记。
b)每台设备必须同时具有激光警告、激光辐射分类说明、辐射窗口等安全标记。
c)激光安全标记的粘贴位置必须位于人眼看得到并不受激光伤害的地方。
2、激光作业场所安全标记的使用
a)所有3B类和4类激光产品工作的场所都必须贴 有激光安全标记,可单独使用激光警告标记,也可同时使用激光警告和辐射场所安全分类说明标记。
b)3A类激光产品作为测量、准直、调平使用时的工作场所应设有激光警告等安全标记。
c)激光安全标记的粘贴位置必须是激光防护区域 的明显位置,有必要的话,应设置多个标记。
d)长期性的激光防护区域应在出入口处设置激光 安全标记。
e)激光安全标记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 现有退色、破损、变形等现象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f)在修整或更换激光安全标记时应有临时的标记替换,以避免意外的激光伤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