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附框安装节点要求:1、窗口抹灰。附框安装完毕后,先对外窗口进行抹灰处理,抹灰时在窗上口做出鹰嘴或采取成品塑料滴水线,窗下口预留出保温层厚度,
2、刷涂聚氨酯防水。待外窗口抹灰干燥后,在窗膀及钢附框上分三遍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并在后一遍表面撒适量细砂。刷涂位置及尺寸详见图4、图5、图6所示。
3、内墙抹灰时窗左右侧及上口位置抹灰与附框平齐,下口预留10mm,以便安装主框后做窗台板处理。
4、 安装主框。一种节能型门窗附框及门窗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将门窗附框安装在建筑门窗洞口的墙体内:门窗附框是在门窗洞口的墙体内预先固定、用以门窗成品安装的框子,门窗附框和墙体连接的一面是外侧面,与门窗连接的一面是内侧面;所述门窗附框是一种全洞口墙体封闭结构,由四个框板构成,分别为上框板、下框板及和上框板、下框板相连接的左框板、右框板,上框板的两个端部和左框板、右框板分别以45度倾斜角连接,下框板的两个端部和左框板、右框板分别以螺钉直角连接,附框内四个框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门窗安装扣件。
附框与门窗、与墙体连接固定时要注意什么呢?附框是由四个框板构成,包括上框板、下框板,以及与上、下框板相连的左框板和右框板,这四个框板组合连接后对门窗能够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附框的四个框板在安装时,与门窗和墙体的连接方式是不同,目前附框与墙体连接采用的不错的方式是洞口上端及两侧采用打孔并用胀栓与墙体连接,洞口下方使用连接片将墙体和下框板固定连接起来。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附框与墙体连接牢固。附框与墙体连接时,之间会有一定的缝隙,为了保证连接的牢靠,必须将附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填实抹平,首先采用防水水密封胶将缝塞密实,然后粉刷、找平、刮糙,保证附框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副框主要工序及控制要点:1、 外窗安装主要流程:窗洞口验收交接→弹线找规矩→定进出位置→(防腐处理)→钢附框就位→找正暂时固定→附框与墙连接→周围塞缝→防水涂膜施工→安装窗框→安装窗扇→安装五金件→调试→清洁→打胶→安装纱窗。
2、 外窗分包完成与总包单位的工序交接后,选一个标准层做外窗安装工序样板,样板的内容分阶段、分工序设置为:附框及窗框安装样板、防雷安装样板、玻璃安装样板、窗扇安装样板、打胶质量样板、成品保护样板。项目部对外窗样板进行验收。
3、 外窗框(附框)安装固定后,应检查其垂直度、水平度、对角线及进深位置是否合格,整改合格后,才可进行周边塞缝。
4、 窗框(附框)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充,可采用聚氨酯发泡剂来填塞,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填充饱满。填充弹性材料隐验应在洞口抹灰前进行。外窗框外侧宜留宽、深6~8mm深的打胶槽。
5、 窗扇的安装应在土建施工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窗扇玻璃周边密封胶条应平整、光滑、无松动、密实。
门窗节能附框设计要点
“标准化节能附框”它的研发成功得到了江苏省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的支持和鼓励,被江苏省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列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它的研发成功改变了传统建筑门窗的安装模式,它的应用解决了传统门窗在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了门窗系统的标准化,生产的工业化和建筑节能的一体化。使用标准化节能附框实现了门窗安装的后装法,实现了门窗表面全新、无缺的交付给业主,为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业主解决了门窗交付后使用的后顾之忧。
门窗节能附框设计要点
① 外窗的安装位置宜靠近保温层的位置。
② 随着外窗本身保温性能的提高,外窗附框,外窗框或附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容易形成保温的薄弱环节,处理不好容易引起室内侧窗框周边结露,并降低窗本身的保温性能。
③ 选用具有保温性能的附框材料或对钢附框采取保温补加措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