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锂离子电池失效?
内阻增大
锂离子电池内阻与电池内部电子传输和离子传输过程有关,主要分为欧姆电阻和极化内阻,极化内阻主要由电化学极化引发,又分为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当电池内阻增大时,伴随而生的还有能量密度下降、电压功率下降、电池产热等失效问题。影响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有电池关键材料与电池使用环境,但关键材料产生异常是内阻增大的根本影响因素。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失效?热失控 “热失控”是一个能量正反馈循环过程:升高的温度会导致系统变热,系统变热升高温度,这又反过来又让系统变得更热。锂电池热失控则是指电池内部局部或整体的温度急速上升热量不能及时散去,大量积聚在内部,并诱发进一步的副反应。参与“热失控”反应的是锂电池中的氧化钴化学物。加热这种化学物达到一定温度,它就开始自发热,然后发展成起火和暴炸。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有机电解液释放压力会导致电池po裂。如果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者是遇到火花,它也有可能会燃烧。为了防止热失控现象的发生,一般会采用PTC、安全阀、导热膜等措施,但更重要的是完善电池在设计、制造的技术,及使用的方法。
锂电池的基本参数是什么
锂电池的基本参数 1、电池容量:锂电池的容量取决于电池中活性物质的数量,通常以毫安时或安时表示。 2、标称电压: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池的标称电压。标称电压由极板材料的电极电位和内部电解液的浓度决定。 3、充电终止电压:当可充电电池完全充电时,极片上的活性物质已达到饱和状态,如果电池继续充电,则电池的电压不会上升,这种电压称为充电终止电压。 4、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终止电压是指蓄电池放电时允许的较低电压。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率有关。 5、电池内阻:锂电池的内阻决定于极板的电阻和离子流的阻抗,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板的电阻是不变的,但离子流的阻抗将随电解液浓度的变化和带电离子的增减而变化。 6、电池自放电率:锂电池在储存过程中,容量会逐渐下降,其减少的容量与锂电池容量的比例,称为自放电率。用“%/月”表示。自放电率越低,贮存性能越好。
锂离子电池安全检测指标
锂离子电池安全检测指标 1、挤压测试:将充满电的电池放在一个平面上,由油压缸施与13±1KN的挤压力,由直径为32mm的钢棒平面挤压电池,一旦挤压压力到达较大停止挤压,电池不起火,不暴炸即可。 2、撞击测试:电池充满电后,放置在一个平面上,将直径15.8mm的钢柱垂直置于电池中心,将重量9.1kg的重物从610mm的高度自由落到电池上方的钢柱上。电池不起火、不暴炸即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