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法生产小苏打工艺
合成法又称纯碱法、纯碱碳化法。目前,国内的合成法小苏打生产装置基本上都是与纯碱装置配套建设的,以便直接利用该过程煅烧系统出来的高温纯碱,加速母液化碱过程,为后续操作提合格碱液。为了保证母液中过量的NaHCO3充分分解,减少在碱液运送过程中NaHCO3结晶堵管现象的发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维持较高的物料温度,因此也常称合成法为高温制碱工艺,
将从纯碱界区送来的高温纯碱加入到盛有循环母液和冷凝水的化碱锅内,同时在搅拌下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纯度99.9%片碱)和,使母液中过量的NaHCO3转化为Na2CO3,母液中铁、铅等杂质转化为难溶的FeS和PbS,化碱锅内得到温度低于70℃的低温碱液。待碱液中Na2CO3含量达到要求时,送澄清桶澄清,澄清液直接进入碳酸化塔,在60~70℃的条件下碳酸化,再经分离、干燥步骤,便得到小苏打细粉和微细粉产品,母液和碱尘返回化碱锅内循环使用。
燃煤烟气里酸性气体可以用小苏打进行脱除,已被国内大部分的焦化企业所应用,目前也正在向玻璃、水泥、垃圾焚烧等行业推广。整套工艺路线为烟道气通过蒸发器将烟道气温度降至安全温度以下,经过降温的烟道气进入SDS干法脱硫及除尘工艺,去除烟气中的及颗粒物,然后进入中低温SCR脱硝工艺,脱出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后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烟气温度降到160度,满足烟囱热备要求,在引风机抽吸下返回焦炉原烟囱直排。
山东万青化工有限公司夏季生产小苏打如何避免产品板结。
小苏打在30℃以上开始缓慢分解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65℃以上会迅速分解,并在分解过程中产生Na2CO3.4NaHCO3这种多分子集合的中间产物、分解生成的水分子可能和碳酸氢根中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这一因素有助于产生结块。如果立即层层堆码,机械力的作用会加速结块过程。所以我们会控制干燥尾部的温度保持在65℃以下。并增设凉碱装置,优化干燥工序,并在产品包装入袋后单袋存放一定时间(以季节不同而异)
小苏打粒径参数对照表
超细小苏打工业上主要用途就是产品发泡跟烟气脱硫量大行业。但是目前我国小苏打生产厂家主要生产的国标小苏打都在150-250目左右,属于中细粉。山东万青化工有限公司***代加工研磨超细小苏打。
级 别 平均粒径范围
粗粉 150~500μm
中粉 44~150 μm
细粉 10~44 μm
极细粉 0.5~10 μm
超细粉 <0.5 μm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