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及模具零件的结构要合理
模具是压铸件的主要工具,因此,在设计模具时,应尽量注意使模具总体结构及模具零件结构合理,便于制造,便于使用,安全可靠。要使模具在压铸中不变形,金属液在模内流动稳定,能均匀地使铸件冷却,能全自动压铸而无故障。此外,要根据生产批量、材质情况等合理地选用适宜的模具材料。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结构要合理
从强度的观点来看,把模具零件设计成整体的好,坚固耐用,在使用中不易损坏,不易变形。但是,如果压铸件形状复杂,模具零件也复杂,会使模具加工困难,加工的精度不高。若把模具零件做成组合式,则加工大为简化,易获得高的加工精度,进而可获得高质量的压铸件。
机械处理表面前处理方法
表面前处理方法
1、手工处理:
如、钢丝刷或砂轮等。用手工可以除去工件表面的锈迹和氧化皮,但手工处理劳
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清理不彻底。
2、化学处理:
主要是利用酸碱性或碱性溶液与工件表面的氧化物及油污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溶解在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以达到去除工件表面锈迹氧化皮及油污,再利用尼龙制成的毛刷辊或不锈钢丝(耐酸碱溶液制成的钢丝刷辊清扫干净便可达到目的。化学处理适应于对薄板件清理,但缺点是:若时间控制不当,即使加缓蚀剂,也能使钢材产生过蚀现象,对于较复杂的结构件和有孔的零件,经酸性溶液酸洗后,浸入缝隙或孔穴中的余酸难以彻底清除,若处理不当,将成为工件以后腐蚀的隐患,且化学物易挥发,成本高,处理后的化学排放工作难度大,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此种处理方法正被机械处理法取代。
合理设计压铸件出模斜度
合理设计压铸件出模斜度
压铸件出模斜度的作用是减少铸件与模具型腔的摩擦,容易取出铸件;确保压铸表面不拉伤,同时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出模斜度与压铸件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则出模斜度越小。一般情况下,压铸件的外表面出模斜度约为内腔出模斜度的1/2,但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将压铸件内外表面出模斜度设计为一致,以保持壁厚均匀,简化结构设计。
为各种合金压铸件的出模斜度参考值,为各压铸件内腔出模斜度与深度的关系。
铝合金压铸件生产时的注意事项:
1、壁厚,厚度的差距过大会给添补带来影响;
2、脱模,这比注塑脱模难多了,是以拔模斜度的设置和脱模力要分外留意,平日拔模斜度为1~3度,斟酌到脱模的顺利性,外拔模要比内拔模的斜度要小些,外拔模也就1度,而内拔模要2~3度;
3、模具,假如有多个方位的抽心位,即便放两端,不要放在下位抽心,下抽心会出裂纹;
4、有些铝合金压铸件会有其余规定,如喷油、喷粉等,这时候就要避开便于设置浇口溢流槽;
5、在布局上防止繁杂的模具布,不能用多个抽心或螺旋抽心等;
6、停止外面加工,需要在整机计划时给留加工量,不能太多,否则会把里面的气孔都露出去去的,也不能太少,否则粗精***一加工,黑皮还没掉,模具上就该打火花了。留量不要大于0.8mm,加工进去的面根本看不到气孔,是因为有硬质层的保护;
7、再有便是留意选料了,用ADC12照样A380等,要看详细的规定;
8、铝合金压铸件没有弹性,要做扣位只要和塑料一样;
9、平日不做深孔,在开模具时只做点孔,然后再加工;
10、假如是薄壁整机则不太薄,要用增强肋,增长抗弯。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