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较多的西藏学者则认为:扎木聂源于西藏本土,是藏族自己创造的乡土乐器,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在西藏等藏族地区的众多寺院,包括唐代修建的古老寺院,门前都有四大天王的塑像,其中一位手中所持的乐器就是扎木年。
造型结构
是什么,让它能独揽藏族风情?
传统的扎木聂,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马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多使用桑木、红木、核桃木、木制作,以红木制品为佳。琴体大小不一,常见者全长100厘米~110厘米。
共鸣箱似切开的半葫芦形,长27厘米左右,面宽14厘米~16厘米,用整块木料制作,上部较小,掏空内腔,表面呈棱形,下部挖出椭圆形腹腔,表面蒙以山羊皮、獐子皮或鱼皮。在琴皮上方的琴面上,开有一个弯月形出音孔。
牛角琴
是藏民族古老的弦乐器,已有500多年历史,后因各种因素的交织,消失达400余年之久。
史料记载,生活在川甘青一带的游牧藏民族,以牛角作琴筒、马尾作弓、牛筋作弦、牛犊皮作琴面,制作成弦乐器,用来演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乐。
甲铃
与铜钦均是藏佛传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西藏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扎木聂
属于藏族弹弦乐器之一,因琴面布设六弦,故称六弦琴。广泛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扎木聂”是藏语的叫法,意为声音悦耳的琴。
西藏传统乐器和乐种走上***文艺舞台
传统乐器、传统音乐,是经过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总结而来的,继承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则是每一位艺术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几十年来,区歌舞团民族乐队的演奏家们以传承民族传统乐器为己任,通过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向民间艺人取经等方式,掌握了西藏传统民间乐器号、竖笛、六弦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同时,在长期的传播与传承过程中,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加工,让西藏更多的传统乐器和乐种走上了***文艺舞台。
藏式唢呐藏族唢呐,藏语称“嘉令”,形制与唢呐
藏式唢呐
藏族唢呐,藏语称“嘉令”,形制与唢呐近似,是藏族人民常用的双簧竖吹乐器。发音低沉,音色浑厚。过去只用于演奏音乐,现也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省藏族聚居地区。
藏族唢呐杆身木制,呈圆推形,上面开有8个(前7后1)音孔,音孔间镶有金属环饰。杆身上端装有铜质浸子,侵子上套有气牌和唢呐哨,杆身下端安着铜质唢呐碗。唢呐哨用芦苇制成,上口是扁平状的双簧哨片,下口为圆形哨座,套于侵子上。气牌为两块圆形薄钢片,分上下套在侵子上,中间夹有椎形装饰物,上片是在吹奏时用以托住嘴唇,下片用来压紧杆身。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