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它是一种长得类似于二胡的乐器,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同于乐器合奏以及独奏、伴唱、伴舞等等,可以说是用途非常的广泛。
它是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像这样的乐器还有像琵琶,天鹅琴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这些民间艺术。
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乐器,随后陆续产生了或输入了周末战国时的筑、筝、秦代的弦豉、汉代的箜篌、阮、隋唐的琵琶、元代的三弦、明代的扬琴等等。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根据乐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别。
一、弹弦乐器
1.扎木聂
即六弦琴,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的主要伴奏乐器。制作时,先将翅膀骨上的肉剔刮干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藏语“扎木”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声音悦耳的琴。曾译称扎年、木聂、占木聂、扎木年。根据藏文古代文献 《西藏王统纪》记载,松赞干布赐宴时曾有艺人演奏乐器,可判断扎木年是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西藏的。
2.扬琴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管身竖置并稍微向左或右倾斜,嘴含上口,用舌尖堵住管口一半,吹气冲击管壁,使管中空气柱振动,并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 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二、拉弦乐器
1.牛角胡
藏式弓拉弦鸣乐器。藏语因方言不同又称必庸、必央、巴汪、日阿杂、则则、扎尼等。汉族称***、牛角胡或胡琴。历史较为悠久,形制与汉族二胡基本相同,发音明亮、音色优美,常用于独奏和为歌舞、戏剧、说唱伴奏。
2.根卡
根卡,是弓拉弦鸣乐器。是西藏青年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多在夏季放牧或田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历史悠久,来源于古代波斯,早只用于古典歌舞“囊玛”的伴奏,未在民间流行。20世纪50年代改革制成高、中、低 音系列根卡。音色富有浓厚的高原风味,已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深受西藏人民喜爱,流行于拉萨、日喀则等地。
3.胡琴
胡琴,又称乡胡、稽(同奚)琴。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发音柔美,音色动听。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后引进。
4.铁琴
铁琴是拉弦乐器,形制与二胡相近,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及西藏广大村镇,多用于伴奏西藏古典歌舞“囊玛”和民间歌舞“堆谐”,现在多用于藏戏伴奏。铁琴又称“太琴”、“特琴”或“铁胡”。
骨笛呈管状,深黄颜色,是用飞禽类的肢骨制成。已经石化成石质。长约150,外径约15至7毫米。其上有近等距离的五个指孔,孔径约3毫米。底端有2个约1,5毫米相对的小孔。经过***人员试吹,发音顺序由上孔至第5孔,为“D、E、G、A、C。”
骨笛的年代是依据考古学资料,并运用材料类比学的方法,分析了与骨笛同时发现的彩陶器皿碎片和有肩石斧等红山文化时期的材料,确定骨笛的年代为红山文化时期,距今约五千五百余年。这是已知的,有确切地点和时间的第二支五孔骨笛。
1) 1999年4月北京次展出
左东胡先生 中北京报国集团姜重先生 右摄影大师庞雷先生
2)2000年10月份,北京次展出
红山文化五孔骨笛于北京再次展出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肖兴华再次吹响了这支骨笛,声音清脆悦耳。共鸣箱呈半葫芦形,长30厘米,上半部蒙薄木板,中间开有弯月形出音孔,孔长11厘米,下半部蒙以羊皮,面宽18厘米。肖兴华说,从事研究河南舞阳贾湖骨笛工作多年,认为8000年前舞阳贾湖骨笛的出土与约6000年前红山文化骨笛的发现,在中国古代音乐有必然的联系。合影留念并在照片后面纪录了这件事情。
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从总体而言,具有诗歌、音乐、舞蹈融为一体的特点,内容丰富,文学性较强。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它是一种长得类似于二胡的乐器,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同于乐器合奏以及独奏、伴唱、伴舞等等,可以说是用途非常的广泛。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像这样的乐器还有像琵琶,天鹅琴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这些民间艺术。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稞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三种说法不一,各有道理,不过足以肯定扎木年长久地陪伴着高原上的人,伴随着这个民族一起走过了漫长的时光隧道,才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字符号,表示人寿粮丰。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这天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夹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这是一种饮食***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在这些寺院的壁画上,既有用手拨弹的扎木年,也有用弓拉奏的扎木年。
到初一这天,将青苗,油馃子、羊头、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唤醒全家人,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此后长辈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后辈回贺“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仪式完毕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扫地,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互不走访做客。演奏时,骨笛竖置,右手在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按一、二、三孔,左手在上,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按第四、五、六孔。
初二亲友之间相互登门拜年祝贺,互赠哈达。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见面互道“扎西德勒”、“节日愉快”,此活动持续三五天。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民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等活动。流行于西藏上层社会,先是单独的歌唱,演唱者站在人群之中,旁边只有一支扎木聂伴奏,达官贵人围坐四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