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可能都不怎么听过了。我们正在离民间音乐越来越远。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
它是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像这样的乐器还有像琵琶,天鹅琴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这些民间艺术。
舞剧《天之路》作曲崔弦亮介绍说:今年初春,我和《天之路》主创团队踏上从青海至拉萨的采风之旅。“像鼻箫、叮咚这些海南本地的民族民间乐器,我作为海南人都是第1次见,这显然是音乐教育的缺失。初春的青海依然寒冷,在一路感受雪域高原辽阔壮美景色的同时,也见识了说来就来的雨雪冰雹。这样的气候使我对修建青藏铁路的环境更加感同身受,也深刻体会到建设者的艰苦付出,这条修建了几十年的铁路,承载了几代人的付出和希望。
采风回京后,跟主创人员一起开会讨论剧情和人物后开始创作。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大的可达五米以上,他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某种所向的气势,在西藏铜管乐中体形大,音量大。总导演邓兰英对我很信任,她的核心要求有两点,一是希望表现藏族地区的音乐时,准确把握并突出民族地域的独特性;二是音乐要契合这部剧不同的年代背景和跌宕起伏的剧情,要突出年代感和戏剧的反差性。
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它是一种长得类似于二胡的乐器,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同于乐器合奏以及独奏、伴唱、伴舞等等,可以说是用途非常的广泛。
音乐是舞蹈的魂。创作时我一直在想,如何把采风途中的所听所见、所闻所感用音乐表达出来。乐器来很早时代就产生了,关于乐器的发展,有3种说法:①德国的乐器学家C。这部现实题材的民族舞剧时间跨度达50年,同时又有大量的矛盾冲突关系,既要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又要有温暖诗意的浪漫情怀,还要有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地方色彩。因此,在主题的设计上,我给主人公和事件在不同时期赋予了不同的主题,但情感主题坚持不变——“时代在变,而情不变”。我想,这就是我对心中那条“天之路”的理解。
(1)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用相同的乐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如二胡齐奏,小提琴齐奏等;
(2)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如民乐齐奏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