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曼陀林***来电咨询「民族乐器」
作者:民族乐器2021/11/11 14:44:30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






长期以来,扎木聂一直保持着古朴的造型,有的琴身还是由上、下两截木料镶嵌粘接而成一整体,民间还风趣地称上截为母、下截为父。琴体外表多保持木材本色,也有的漆为棕色或棕红色,皮膜多保持原色或染成墨绿色。

是什么,让它能独揽藏族风情?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西藏等地的***音乐工作者,在传统扎木聂的基础上,为了扩大音域,曾对扎木聂的设弦数量和定弦方法进行了多次改革试验。终,采用了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教师平措顿珠先生制作的改良扎木聂,六弦六音。





牛角琴

是藏民族古老的弦乐器,已有500多年历史,后因各种因素的交织,消失达400余年之久。

史料记载,生活在川甘青一带的游牧藏民族,以牛角作琴筒、马尾作弓、牛筋作弦、牛犊皮作琴面,制作成弦乐器,用来演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乐。

甲铃

与铜钦均是藏佛传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西藏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扎木聂

属于藏族弹弦乐器之一,因琴面布设六弦,故称六弦琴。广泛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扎木聂”是藏语的叫法,意为声音悦耳的琴。






藏传中比较常见的八器

藏传法器的种类繁多,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转经筒、念珠、海螺、金刚杵等。它们大多借鉴了印度法器的形式,并加入了自身的特色。藏传的法器大多用于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持佛法等。下面主要介绍藏传中比较常见的八器。

法铃是、诵经作法时手中离不开的法器之一。有碰铃、金刚铃等,其材质大多是铜质,造型为喇叭口,柄把呈半根金刚杵形状,内有铃舌,外部镂刻着各种图案。在藏密中,法铃具有深刻的内涵意义。铃象征着般若智,多与金刚杵合用,承负它的金刚杵代表着通过金刚乘而变成五种无上智慧的心之五种烦恼或扰乱之感受。法铃上部相当于佛身,下部相当于佛语,金刚于其心中。法铃的含义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


?扎木聂历史渊源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1300多年的松赞干布时期以前,就有了较完整的歌舞。札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西(音zang或cang),从古代壁画上,可见到既有用手拔弹的札木聂,也有用弓拉奏的札木聂。

《辞海》:“札木聂,……形制大小个一,琴身木制,共鸣箱似切开的葫芦状,以蛇皮或羊皮蒙面,琴杆较长,无品,张六弦,相邻两弦各为一组,分三组,按四度关系定弦”。







商户名称: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