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它能独揽藏族风情?
腹腔里的琴背与皮膜之间置有一个松木音柱,琴背表面刻有七条竖向凸条花纹或在同一位置粘以细木条,既外表美观,演奏时又避免琴身滑动。琴头先向后、再朝前弯曲、呈半圆形,顶端一般无饰。也有的扎木聂琴头刻以龙头雕饰,民间称其为“龙头琴”。弦槽通透,弦轴六个分列两侧(左右各三),弦槽之下设山口。琴杆细长而中空,正面向下将杆身挖出空槽,杆壁厚度以1.5厘米为宜,其上再粘以红木指板,表面不设品位。置木制桥空马,张六条羊肠弦或丝弦。
西藏传统乐器和乐种走上***文艺舞台
传统乐器、传统音乐,是经过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总结而来的,继承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则是每一位艺术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几十年来,区歌舞团民族乐队的演奏家们以传承民族传统乐器为己任,通过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向民间艺人取经等方式,掌握了西藏传统民间乐器号、竖笛、六弦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同时,在长期的传播与传承过程中,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加工,让西藏更多的传统乐器和乐种走上了***文艺舞台。
与毕旺、六弦琴等传统乐器相比,鹰笛的传承就没有那么幸运
与毕旺、六弦琴等传统乐器相比,鹰笛的传承就没有那么幸运。鹰笛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由秃鹫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常用于独奏,有上山、下乡、春播等曲目。随着区歌舞团鹰笛演奏家次旦的退休,鹰笛的传承陷入了停顿。
让现代音乐在传统音乐中舞蹈
作为一个特色民间乐种,西藏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长期扎根民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传播着传统文化精神的音乐文化,有着独特顽强的艺术生命力,经过一代代艺人上百年的锤炼,已成为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财富。
?扎木聂历史渊源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1300多年的松赞干布时期以前,就有了较完整的歌舞。札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西(音zang或cang),从古代壁画上,可见到既有用手拔弹的札木聂,也有用弓拉奏的札木聂。
《辞海》:“札木聂,……形制大小个一,琴身木制,共鸣箱似切开的葫芦状,以蛇皮或羊皮蒙面,琴杆较长,无品,张六弦,相邻两弦各为一组,分三组,按四度关系定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