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铸铜浑天仪雕塑来电洽谈 鼎泰雕塑厂
作者:鼎泰雕塑2022/6/16 11:26:11






浑象是另一种古代天文仪器,主要用于象征天球的运动,表演天象的变化,有时也称浑天象或浑天仪,甚至称为浑仪,同用于观测的浑仪互相混淆。
浑象由于圆球的转动带动星辰也转,在地平以上的部分就是可见到的天象。它把太阳、月亮、二十八宿等天体以及赤道和黄道都绘制在一个圆球面上,能使人不受时间限制,随时了解当时的天象。白天可以看到当时在天空中看不到的星星和月亮,而且位置不差;阴天和夜晚也能看到太阳所在的位置。用它能表演太阳、月亮以及其他星象东升和西落的时刻、方位,还能形象地说明夏天白天长,冬天黑夜长的道理等。














在汉代以前,我国的宇宙理论,大体分为三种,分别是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在这三种学说中,浑天说在我国古代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被认为是正统的学说。从汉始以后的千余年中长期广泛流行,支配着历代的天文观测和历法的。浑天说认为地在天之中,天似蛋壳、地似蛋黄,日月星辰附着在天壳之上,随天周日旋转。为了演说浑象并观测天体方位,西汉耿寿昌发明了浑天仪。东汉中期,张衡在前人制作的基础上,大胆,于公元117年设计并制造了完整的演示浑天说思想的漏水转浑天仪。












漏水转浑天仪的主体是一个球体模型代表天球。球里面有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轴的方向就是天球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轴的方向。轴和球有两个交点,一个是北极(北天极),一个是南极(南天极)。
北极高出地平面成36度角,这正是当时东汉首都洛阳的地理纬度。在球的外表面上刻有二十八星宿和其它恒星。在球面上还有地平圈和子午圈,天球半露在地平圈之上,半隐在地平圈之上。另外还有黄道圈和赤道圈,互成24度的交角。在赤道和黄道上,各列有二十四节气,并从冬至点起,刻分成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每度又分四格,太阳每天在黄道上移动一度。












也不同于盖天说。古书上记载为"宣夜之学",通称为"宣夜说"。"宣夜"这个名字很怪,初看不知为何义,历来也无解释,直到清朝末期邹伯奇(1817-1867)才说:"宣劳午夜,斯为谈天家之宣夜乎?"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但在没有任何说法的情况下可聊备一说,即宣表示喧嚣达旦,夜就是整个夜里,表示天文学家整夜忙于天文观实际上山并非青色,深谷并非有实体,以此证明苍天既无形体,也非苍色。第四,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依赖气的作用而运动或静止。第五,各天体运动状态不同,速度各异,是因为它们不是附缀在有形质的天上,而是漂浮在空中。无可否认,这些看法是相当***的,它同盖天浑天说本质的不同在于:它承认天是没有形质的,天体各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宇宙是无限的空间。这三点即使在今天也是有意义的。或许正因为它的***思想离开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太远






商户名称:河北鼎泰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