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佛铜雕弥勒佛
弥勒的梵文Maitreya是常见婆罗门姓氏,字根源自梵文Maitrī,意为慈爱。唐朝玄奘到印度求学时,见到梵文原本,所以译为梅呾利耶。但在玄奘之前,后汉及三国时期的早期译经家,见到的佛经是由辗转得到,吐火罗文的Metrak,故译为弥勒。弥勒佛在民间普遍受到信奉。早在西秦(4—5世纪)时期,中国水墨弥勒佛组图(张砚钧作)(15张) 甘肃炳灵寺石窟已有弥勒佛像的绘制。早期的弥勒佛是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绘制、雕塑的。形象有菩萨和佛两大类。根据《弥勒上生经》塑造的弥勒形象为菩萨相,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其特点为弥勒身着菩萨装,后以左脚下垂,右腿曲屈,右手扶脸颊,称作“半跏思维像”此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云冈石窟第十三窟有一尊北魏时期的交脚弥勒佛坐像,像高13米,为早期的石窟弥勒藏佛铜雕弥勒佛
有八相成道之说。指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八个阶段。“成道”是“八相”中重要的内容,又是释迦牟尼“一代时教”的起点,亦称“八相示现”。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早已成道,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佛本行集经》等详其事,介绍“八相”的内容。《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铜弥勒佛雕塑,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铜弥勒佛加工,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