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本体界定在下述范围内:
□ 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环向焊接接头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法兰密封面、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密封面;
□ 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
□ 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连接焊缝。
2)压力容器本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壳体、封头(端盖)、膨胀节、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含M36)的设备主螺柱以及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
3)安全附件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
压力容器按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压力容器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固定式压力容器是指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对容器本体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内应力的消除,要极其重视对热处理炉温度的控制,保证热处理炉的设计符合要求规范,保证处理炉内的受热均匀。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击力,以及运输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还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程度。压力容器设计的***程度还与介质***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时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6 检验项目与检测方法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检验项目及方法可参照TSG21-2016第8.3条进行,此外,***还应根据识别出的损伤模式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检验。
6.1 腐蚀减薄
6.1.1 存在腐蚀减薄损伤模式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对于均匀腐蚀,检测方法一般为目视检测和腐蚀部位壁厚测定;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科学管理和安全监检,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根据工作压力、介质危害性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对于点蚀坑或蚀孔,检测方法一般为目视检测;对于焊缝腐蚀,检测方法为目视检测和焊缝尺检测;当腐蚀发生在内壁而只能从外部检测时,可用
自动超声波扫查、导波检测或射线成像检测查找减薄部位,并对减薄部位进行壁厚测定。
不能进行耐压试验的容器强制性要求
1. 设计总图上应注明计算厚度和制造与使用的特殊要求。[TSG 21-2016
p16 3.1.4.4.2(4)]
2. 免除耐压试验所应采取的安全措施:[GB/T 150.1-2011 p15 4.6.4]
(1)提高原材料要求(特殊的冶炼方法、严格的化学成分规定、较高的冲击
功指标,增加力学性能检验率等);
(2)***部位做局部应力分析;
(3)优化结构,减小总体结构不连续和局部结构不连续所引起的二次应力
和峰值应力的影响;
(4)采用严格评定的焊接工艺;
(5)采用焊接方法;
(6)无损检测提高比例,提高合格级别;
经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在图样上注明。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