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名词:
临界点(临界温度),是指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相变的温度。
A1线---表示钢加热时珠光体P向奥式体A的转变,冷却时A向P转变的温度。
A3线---表示亚共析钢(低碳钢)加热时,铁素体F完全溶入A的温度,或冷却时铁素体F开始从A中析出的温度。
AC1、AC3线,为与平衡条件下的临界点相区别,将在加热时的实际温度A1、A3称为:AC1、AC3。
退火
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到接衡状态的热处理工艺。可分为: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C1或AC3)或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使***达晶退火,一般简称退火。是加热至AC3以上20-40°C保温后缓冷的工艺,可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改善钢的性能。
消除应力退火是将钢加热到500-600°C(AC1以下),然后保温冷却的工艺,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可以消除约50—80%的残余应力,不引起***变化。
再结晶退火是将进过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温后以适当的方式冷却的工艺,主要用于消除形变硬化和残余应力,以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设计使用年限金属制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基本要求、检验项目和方法、
等级评定等内容。
其他材料类型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适用于本文件。
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T 150 压力容器
GB/T 151 热交换器
GB/T 12337 钢制球形储罐
GB/T 26610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GB/T 30579-2014承压设备损伤模式识别
JB 4732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NB/T 4701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 47041 塔式容器
NB/T 47042 卧式容器
6.2 环境开裂、机械损伤
存在环境开裂、机械损伤模式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采用NB/T 47013中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对于存在热疲劳损伤模式的还应进行尺寸测量,检查结构件尺寸是否发生变化。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压力容器生产制造环节中的焊接质量高低是由焊接材料决定的,只有严格的控制材料的质量,才能改善其焊接性能。表
面缺陷检测的要求如下:
(1)检测长度不少于对接焊缝长度的50%。
(2)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宏观检验发现裂纹的部位,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异种钢焊接接头、T型接头、接管角接接头、其他有怀疑的焊接接头,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部位应当***检验。
(3)检测中发现裂纹时,应当扩大表面无损检测的比例或者区域,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其他缺陷,必要时可采用声发射进行整体检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