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升、降温单元操作程序
1、升温程序
1.1 检查反应釜各阀门是否在正确状态,确认反应釜内不会形成密闭体系;
1.2 打开反应釜夹套倒淋阀,排净夹套内凝水;关闭倒淋阀,打开夹套疏水阀
1.3 打开蒸汽阀组一次门、二次门,联系DCS缓慢打开蒸汽阀;
1.4 蒸汽阀开度初期为20%,先给夹套预热,后期根据反应温度要求逐步加大开度。反应釜夹套压力不能超过0.2Mpa;
1.5 达到规定温度后,进入保温阶段。定时观察夹套及反应釜内的压力、温度并做好记录;检查蒸汽是否有泄漏点;
1.6 使用完毕后,联系DCS关闭蒸汽调节阀,反应釜可以缓慢降温;如果需要加快降温速度,则打开倒淋阀,排净余气,按照降温程序降温至要求温度;
2. 降温程序
2.1 检查蒸汽阀门,倒淋阀及疏水阀关闭,打开回水阀;缓慢开启进水阀,控制反应釜夹套的压力不得大于0.1MPa;
2.2温介质与反应釜内的温差不得超过90度,避免冷冲击损坏反应釜
2.3 降温完毕后,先闭进水阀、然后再关闭回水阀;不经常使用的设备必须将夹套中的水排掉,盐水压回到盐水池中,避免腐蚀夹套;
2.4 使用循环水能达到的温度10℃(冬天),使用盐水能达到的温度-25℃;
氧对压力容器焊接质量的影响
1、氧在焊缝中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对焊缝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焊缝含氧量的增加,其强度、塑性、韧性都明显下降,尤其是低温冲击韧度急刷下降,此外,它还引起热脆、冷脆和时效硬化。
2、熔解在熔池中的氧与碳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金属的CO,在熔池凝固时CO气泡来不及逸出就会形成气孔。
3、氧烧损钢中的有益合金元素使焊缝性能变坏。熔滴中含氧和碳多时,它们相互作用生成的CO受热膨胀,使熔滴爆F炸,造成飞溅,影响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要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有关容器的结构、类别、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掌握处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认真填写有关记录。
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须取得当地劳动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合格证》及本单位的《安全作业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对工作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汇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