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此外,自60年代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控制参数为加热面积、热水流量、换热量、热媒参数等。
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图示为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列管换热器无损检测
在故障检测,特别是列管换热器部分可使用***的知识和仪器,可以检测腐蚀现象产生的原因,这里来了解一下无损检测设备的功能:
1、可视内窥镜检测管板内表面;
2、定制的问题研究和报价;
3、APR(声脉冲反射法),一种的无损检测技术,基于分析管板内产生多维声波的分析;
4、无损检测直的和弯曲的由有磁性和无磁性材料制成的换热器管材;
5、快速检测:每个管材少于 10 秒;
6、检测***、全部和部分堵塞、侵蚀和点蚀;
7、适合椭圆管、方形管、螺旋管、肋片管及从 9/16”直径出的弯曲;
8、立即可视结果;
9、数字存储用于以后的检查和比较;
10、定制的问题研究和成本估计。
1、公称直径
(1)卷制、锻制圆筒,以内径(mm)作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公称直径。
(2)管材制圆筒以,以外径(mm)作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公称直径。
(3)釜式重沸器,,以管箱内(或外)径(mm)作为釜式重沸器的公称直径。
2、换热面积
(1)计算换热面积,以换热管外径为基准,扣除掉不参与换热的换热管长度,计算得到的外表面积,m3。
(2)公称换热面积,圆整为整数后的计算换热面积,m3。
3、公称长度
(1)以换热管的长度(m)作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公称长度。换热管为直管时,取直管长度;换热管为U型管时,取U型管直管长度。
2、压降异常
(1)压力降大于设计值;(2)实际流量大于设计值;(3)板间通道发生堵塞;(4)板片角孔入口堵塞。
3、换热温度异常
(1)热侧出口温度过高:主要原因是选型过小、换热面积不足、热侧流量大于设计值、板片结垢、板片堵塞或者冷侧流量小等。
(2)冷侧出口温度过低:主要原因是热侧流量小或温度低于设计值,板片结垢、板片堵塞等。在板式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要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并及时进行解决,以保证换热设备的正常运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