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
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而形成共识的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办学理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也是学校办学精神和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的协调发展。
2、物质文化源于制度与精神,基于学生与教师需求,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保障和服务于制度发展。制度文化是管理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理念与规范,源于师资水平和环境基础,指向学校发展目标愿景。
3、所以说,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共同认同的工作方式,更是一种秉承的教育原则与对儿童成长的敬畏精神。我们先就校长和老师们关心的校园环境打造中形成的物质文化说起。
学校品牌塑造应立足于教育特质
学校品牌塑造应立足于教育特质,体现教育本质,以教育理念为,设计一套完整的品牌形象体系,其中包含视觉识别基础、应用及环境系统三大部分。基础系统为整个体系的,其中包括校徽、标准字、标准色、辅助图形、吉祥物等;应用系统是学校品牌塑造的外延部分,也是形象系统的***表现。其中包括办公事务系统、内外宣传系统、媒体网络系统、服饰礼品系统、导视指引系统等;环境系统则包含文化景观、班级文化名片、特色功能教室、廊道厅堂文化等。系统的设计才能塑造完整、统一的学校品牌形象。
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组室文化的开展,制度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文化建设不只是为了树立形象,更重要的是打造校园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将促师生及校园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到教育工作中来,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使师生由行为的修整与规范,发展到意识浸润,习惯养成,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自觉与自然,终凝聚成文化的力量,促进师生及学校的发展。显然后者更为重要。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的德育渠道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包括了其他所有课程;不仅包括了一课堂教育,也包括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等二课堂教育;不仅包括了教学育人,也包括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仅包括了被动的接受承载,更包括了主动的探索实践。学校缺少文化发展战略,既对自己史缺少文化的思考,又是对社会文化缺少责任文明的担当,既对现代教育目标价值缺少认识,又是对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理念思想缺少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含义,一再扬弃旧义,创新文化教育体现的破与立。不破难立,不立难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