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
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学校是传递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场所,学校自身的发展也是文化的累积过程,尤其是传统老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格调和布局。传统拓展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中融入现代性,现代性中体现历史的积累。现代性是学校的活力,学校的历史积累是宝贵的,但是学校发展又是必需的。虽然学校精神文化应当随历史发展不断吸收时代精神,但它们都有自己历史渊源,有着凝聚了学校基本精神为学校成员引以自豪和刻意弘扬的优良传统。优良传统是维系学校精神的支柱,其本身具有延续性和继承发扬的价值,其实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说,学校精神文化也只有通过继承的方式,才能产生长久的影响。但是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对学校办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协调,这常常是具有历史传统的老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环境建设中让墙壁与花草说话,让师生生活在如诗如画的书香
在环境建设中让墙壁与花草说话,让师生生活在如诗如画的书香校园环境中,着力于校园“教育文化长廊”建设,时时处处为广大学生提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食粮,激发学生向上、从而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起求知欲。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主阵地之一是校园的墙壁。校园的墙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然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引导和师生职工情操和素质的巨大的推动力量。
校园文化是一种非制度文化,其活动建筑在充分尊重学生文化选择的基础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校园中每个成员既是文化建设的客体(受授者),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创造者和传播者),具有主客体同一性。第七具有系统性,校园文化是在对外界各种文化吸收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科学文化为主导,以时代精神为、有政治和文化作保证的统一的文化系统,有其相对规范的系统性。第八具有传承性,校园文化在某些方面(如校风、学风、教风、校园精神等)代代相承,表现出一种传承性。第九具有地域性,校园文化对不同的学校,有其不同的特色,所处的地方或区域文化将直接融入校园文化,因而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校园生态化、生态资源化”
一所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其学校文化的内核从无到有,由庞杂到精致,直至大象无形,充盈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这一过程中,杂质沉淀了,虚浮的蒸发了,真正的精华则内渗到每一个细节,到一定程度自然气蕴四溢,香泽周边。从多种文化的累积到精华的积淀固化,直至形成特有的文化磁场,滋养代代学子,使他们带着母校的文化***在各行各业中施展身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愿景描述。在理念超越和实践创新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校园环境生态美学”,积极推动“校园生态化、生态资源化”,积极营造一个“以生态为主风格”的校园,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态环境当中,培养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人文关怀,促使同学们在校园生态规划设计比赛中融入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自觉地增强环保意识,更加热爱校园,热爱生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