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讯, 中国科i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D打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林文雄课题组在国内首i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一款超级快速的连续打印的数字投影(DLP)i3D打印机。3D打印技术对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探索任务来说至关重要,国际空间站现有的三成以上的备用部件都可由这台3D打印机制造。该3D打印机的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钟内,从树脂槽中“拉”出一个高度为60 mm的三维物体,而同样物体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SLA)来打印则需要约10个小时,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打印实现太空工业化。
3D打印机的应用领域
航天科技:GE中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仍在埋头研究3D打印技术。一个桌面尺寸的三维打印机就可以满足设计者或概念开发小组制造模型的需要。就在这之前,他们刚刚用3D打印机成功“打印”出了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与传统制造相比,这一技术将使该零件成本缩减30%、制造周期缩短40%。来不及庆祝这一喜人成果,他们就又匆匆踏上了新的征程。鲜为人知的是,他们已经“秘密”研发3D打印技术十年之久了。
3d打印机发展现状
工序问题:很多人可能以为3D打印就是电脑上设计一个模型,不管多复杂的内面,结构,摁一下按钮,3D打印机就能打印一个成品。史密森尼博物馆就因为原始的托马斯·杰弗逊像要放在弗吉尼亚州展览,所以博物馆用了一个巨大的3D打印替代品放在了原来雕塑的位置。这个印象其实不正确。真正设计一个模型,特别是一个复杂的模型,需要大量的工程,结构方面的知识,需要精细的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用塑料熔融打印来举例,如果在一个复杂部件内部没有设计合理的支撑,打印的结果很可能是会变形的。后期的工序也通常避免不了。媒体将3D打印描述成打印完毕就能直接使用的神器。可事实上制作完成后还需要一些后续工艺:或打磨,或烧结,或组装,或切割,这些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手工工作。
当传统打印遇上3D打印
目前来看3D打印技术已经在***范围内拉开制造方式变革的序幕。该3D打印机的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00mm/s,可以在短短6分钟内,从树脂槽中“拉”出一个高度为60mm的三维物体,而同样物体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SLA)来打印则需要约10个小时,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北美和欧洲的制造服务商已经规模性地引入3D打印设备和解决方案,改善传统制造流程中高成本、低效率的环节;未来3D打印技术将是制造链条中的重要一环。3D打印技术一定会普遍使用,***12万亿美元制造业大蛋糕,有3D打印的重要一部分。
本身就经营商用业务的传统2D打印企业,利用渠道或技术优势开展3D打印业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至于有的先试探后决策,有的将未来主营业务押i宝3D打印,这就是每个企业的不同判断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