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占比越来越大,成为3D打印应用的主要市场。美国宇航局NASA在外太空探索计划中,大量采用了3D打印技术,从火箭部件到飞船及外星球探测器,甚至是众人关心的宇航员吃什么,NASA都用到了3D打印技术来实现。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下,实体模型将会被“打印”成型,打印完毕后只要扫除松散的粉末即可“刨”出模型,而剩余粉末还可循环利用。中国的“神十”飞船,我国第i一艘航母“辽宁号”的舰载机型“歼-15”,美国的F-35战斗机,部分零件就是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的。
有了的三维测量检测技术和高i端的3D打印技术,飞机将会越来越轻,也越来越安全。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打样测试:从飞机或航天器的设计阶段就开始使用3D打印进行零部件的打样与测试,使所有设计问题尽量都在设计环节发现并加以解决,甚至优化提升。利用3D打印出来的功能测试性能的模型和样件,可以模拟出产品的终形态(功能形态、曲面形态等),从而验证产品结构是否合理,运动配合是否顺畅等等;一些无人机设计,我们甚至可以制作1:1的模型,将其放进风洞,进行直观的空气动力检测。因此3D打印技术特别适合应用于利用模具铸造困难、形状复杂、个性化强的产品。
当传统打印遇上3D打印
传统2D打印的需求增长非常缓慢,未来呈现出萎缩的趋势。信息呈现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签名、AI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载体减弱了信息沟通对纸张的依赖,更不用提商用显示屏、电子书这类已经很成熟的媒介了。
因此传统2D打印厂商都在谋求变化,除了把打印机做得更好用之外,更在寻找新业务领域,寻找数字化的商业解决方案。3D打印就是新业务领域之一。
3D打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1.3D打印个人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个人制造”的兴起,桌面级3D打印机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上游打印材料的消费。因此在个人消费领域,3D打印行业预计仍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
2.3D打印金属材料应用程度不断加深
在工业消费领域,由于3D打印金属材料的不断发展,以激光金属烧结为主要成型技术的3D打印设备,将会在未来工业领域的应用中获得相对较快的发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