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增长较快。近几年调味品行业增长较快,增速均在20%左右。目前,我国调味品处于第三个发展阶段,复合调味品受欢迎度日益提高。为清晰把握调味品行业***机会,我们将调味品分为B2B、B2C 两大类。
B2B 调味品驱动力与发展路径。B2B 是指面向食品工业客户为主的产品,比如味精、呈味核苷酸等。B2B 产品核心竞争力是低成本,主要由产能布局、技术进步推动的。我们观察国内外调味品巨头历史,总结出B2B 企业发展路径——横向延伸为主、纵向延伸为辅,注重全产业链竞争。经常在外面“下馆子”的人,往往都会吃进大量的盐和味精,两者所含的钠相加起来,会使血液中的钠的浓度迅速上升,所以更应该注意设法防止过量调味品对身体的危害。
B2C 调味品发展路径与***机会。B2C 产品就是我们熟悉的终端调味品,一般是品牌、渠道双轮驱动。B2C 产品***机会分为以下三类:1)传统产品细分扩大市场容量;2)复合调味料需求前景广阔;3)衍生产品有望带来空白细分市场。
鸡精、食醋行业发展空间大。调味品中,酱油、醋、味精、酱类合计收入占比64.7%。味精处于整合后期,增长平稳;酱油处于整合期,行业增长较快。鸡精、鸡粉的发展机会大,尽管行业集中度很高,但是产品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食醋行业集中度z低,未来有很大的整合空间,衍生品众多,有可能开拓出空白细分市场。水垢十分坚硬,用机械方法一般不易除去,日常用的食醋却可以除去这些水垢,其中白醋的效果尤为理想。
我国目前的客观实际为调味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但不利的因素也非常多,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危机同在。
高成本低效益
调味品行业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受原料市场价格与人们消费水平影响较大,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生产工艺周期长、资金占用大、周转慢,且产品本身附加值也很低,因而,“高成本低效益”一直是行业中一件令人头t的事。
近年来,由于行业技术门槛低,外来资本很容易进入,无论个体、集体还是合资企业都相继增多,使市场需求总量趋向过剩。在狭小的生存空间中,一些调味品企业彼此竞相压价,大打价格战,导致本就收效甚微的调味产品利润更加微薄,更有甚者是不计成本的恶1性竞争,为分得一匙残羹,有的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有的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大行其市,这样不但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严重无序,更使调味产品的利润、档次极度降低,我们的企业也难创造出质量效益。同样,整个行业也无力使产品价格战从根本上转变为品牌价值战。其次,食品质量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餐饮在原料采购上,有选择放心可靠品牌的直接需求,这与调味品企业的品牌化方向不谋而合。
传统的调味品主要销售渠道,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居多。这种渠道虽然价格便宜,也能走量。但其不利于企业和产品的品牌提升,提价也很困难。那么,到底有没有能同时解决调味品销售量,销售单价和品牌化发展几个需求的通路呢?
在我们看来,餐饮渠道,是一条十分适合且有可能成为调味品主要渠道的通路。理由如下:
首先,相比零散购买和普通家庭消费,餐饮对调味品的消耗量较大,因此具备单次购买量大,重复购买率高等特点;其次,食品质量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餐饮在原料采购上,有选择放心可靠品牌的直接需求,这与调味品企业的品牌化方向不谋而合;目前,国内调味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山西、四川几个省、市,其中上海的市场份额达30%以上,有上海太太乐、上海味好美等较多知名企业,其他地区如广州致美斋、北京王致和等亦表现不俗。后,餐饮行业目前普遍不景气,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有很强的压缩成本的内在驱动力。而集中采购,选择长期稳定的调味品提供商合作,无疑会比零散随机性采购价格更低更实惠。从这个角度来说,餐饮本身也有直接与调味品生产企业达成合作的愿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